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摘要 (冒号):现代化的音乐环境不断完善,为高校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高校音乐专业教师自身的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和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以适应高校音乐专业现代化视唱练耳教学的需要。
关 键 词 (冒号):视唱练耳 传统 现代 教学模式
两种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基本区别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是对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及音乐工作者的基本音乐能力训练。多用钢琴为主要教学设备,采取个别课或集体课的授课形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成效不明显。在以钢琴作为辅助工具的学习环境中,课堂音响来源多为钢琴音色,传统的单1钢琴音色及单纯的听觉技术训练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造成了1系列的恶性循环——教学进度迟缓、学生学习被动,使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学生实际需掌握的音乐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无法保证。因为以钢琴为音色主体、伴奏主体的视唱训练和以其为打击乐器使用的练耳训练,已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音乐文化。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通过磁带、CD、MP3等载体承载的多元化音乐现象往往会使他们迷失。摆在他们面前的音乐千变万化,数字化程度太高!从音色上来讲有弦乐音色、木管铜管音色、打击乐音色、电子乐器音色、合成音色;从节奏上来讲有迪斯科、华尔兹、伦巴、探戈、摇摆、摇滚等;从音乐风格来讲有古典、民谣、乡村、爵士、蓝草、拉丁风格、非洲风格、新纪元风格等。在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现象面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听觉究竟应该如何来适应数字化音乐环境。学生面前的困惑实际上反映了传统模式教学与当代音乐环境脱节的现实。
中国大学排名
视唱练耳课作为基础课的目的是什么?过去由于设备的落后,多着重训练音乐的基本属性即音高、音强、音值。如今有了先进的数字化音乐手段,有高科技设备和软件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使得基础课也完全有能力承担音色感、音乐的情感属性及多元化节奏感等音乐本质的训练。素有“音乐灵魂”之称的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训练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训练中也是最具难度的。因为节奏训练要求精确的掌握和不同风格的把握。电脑音乐系统具备人类发明的几乎所有的打击乐器效果,它不仅音色逼真,而且表现力度具有手感,从全套爵士鼓到木鱼,从拉丁鼓到梆子等百余种打击乐器都能从合成器的键盘上或音源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每1种打击乐器又可以任意编成节奏型,可以即时播放,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即时改变速度、力度,与传统日常节奏训练时教师用跺脚拍掌、用嘴干喊“哒哒哒”进行教学相比,其效果和效率有天壤之别。它克服了个体与群体之间产生的自修学习矛盾,使学生的课外学习既不用求助同伴,又有了完整正确且科学的进度标准。
现代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传统的视唱练耳专业教师只需会弹奏钢琴即可。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技巧和相关硬件设备的操作。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了解熟悉国外优秀的练耳软件,如“Auralia”等,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事实上,要运用好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也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合理的知识体系。1堂质量差的多媒体音乐课或许比传统方式教学还要糟糕。但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中多媒体所带来的崭新知识传输方式、广博的信息量是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所以笔者认为,各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应该尽早掌握这1先进数字化教学技术,因为为现代化教学服务是1个10分紧迫的任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结语
在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与多媒体技术帮助我们完善技术、再现音乐的今天,我们可以科学地分解其形成的过程,再现其合理的安排,为学生展示具有逻辑性的听觉分析过程,弥补自身学习与实际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但是辩证地看问题,我们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参与教学并不等于是完全抛弃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只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和增加了新鲜的内容。传统的模式在目前还有很多的优点,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传统形式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搞好教学改革。笔者认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势必将成为我们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冒号):
[1]韩飚.提介使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培养现代音乐教育人才.中音网.
[2]王瑞年.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音网.
[3]王小龙.数字化音乐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