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教会对音乐的影响

2014-06-15 01:11
导读:音乐学论文论文,论教会对音乐的影响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1、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
毕业

1、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1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1]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1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1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2、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 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 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 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有敬拜我们的主之处,就有耶和华的歌。歌罗西书3章16节保罗劝信徒们:「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诫,心被恩感歌颂 神。」及以弗所书5章19节嘱咐信徒们:「被圣灵充满。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透过诗班献诗、信徒齐唱赞美或乐器献奏等,营造适当的情境让信徒进行对上帝的崇拜[5],更重要地是预备信徒承受 神的话语及祝福。  2.教会音乐的滥殇翻开旧约圣经,我们得知以色列民以音乐做为媒介来事奉、敬拜 神,不但如此,也使用音乐作为争战的武器;在此时代似乎音乐与宗教2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设立专职的音乐事奉者,配合规律的组织(或制度),以敬虔及圣洁的态度进入至圣所,如此行事影响当时的以色列民,经由环境的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种下教会音乐的事奉观。

  大卫王与所罗门王时期,将教会音乐领至颠峰;大卫王将音乐事奉带入 神的子民生活当中,他在圣殿当中设立专职歌唱者,还必须是利未人的身份以音乐敬拜 神(历代志上9章33节)。当大卫王派歌唱的弟兄以乐器欢喜地歌颂神,这些音乐祭司是事先经过严格训练的(历代志上15章22节);其子所罗门王更将音乐的事奉制度化。在陈罗以所著的「基督教圣诗史略」中提到:「所罗门王在圣殿建立之后,在全国学校设立诗班,普遍地训练音乐人才,更将音乐列为圣殿事奉的职事,供职于神面前与祭司的事奉相称,奠定教会音乐在宗教事奉生活上的地位(历代志下5章11~13节)[6]。」历代志下20章21节也提到约沙法王与民商议设立歌唱的人颂赞耶和华,使他们穿上圣洁的服,走在军队前赞美耶和华;希西家王大病复元后献上赞美与感恩的诗歌说:「耶和华肯救我,所以我们要1生1世,在耶和华殿中用丝弦的乐器,唱我的诗歌。」(以赛亚书38章20节),希西家王指出这诗歌要在耶和华的殿中被唱出来,以纪念、赞美 神的救恩。上述的例子是透过实际的事奉经验,教导百姓及音乐事奉者,让以色列民不仅只停留在”知”的部份,透过实际事奉的经历,再次将以色列民在圣殿当中的音乐事奉观念活化出来。3.拿什么音乐献给主有首诗歌? 附最好献主」[7],深深激励信徒献身在主的事工上,但我们得省思:什么是最好的。诗篇149及150篇教导信徒要唱新歌并用乐器来赞美 神,这是无法推托的命令,而 神在创造之初便赋予了我们实行此命令的能力,所以信徒切不可硬著颈项说”我不会唱”却又不肯学; 神创造音乐为要使所造物用来敬拜主自己,而我们不可践踏如此美妙的恩赐,当拾起你现有的音乐才能,接受严格训练并要专心学习,不仅是透过教会音乐的教育训练使技巧提升,更与合宜的神学观念相互结合[8]。其中,教会音乐的教育训练目的并非牢笼人,而是要拓宽信徒的眼界,使信徒可以不段地向上爬、往外扩展。倘若教育训练的结果是让人自满于现状,或辖制信徒延伸学习的机会,此种教会音乐的教育训练须待商确。[9]

三、教会音乐教育的目的  目前在台湾学音乐的人口逐渐地增加,但讽刺的是国人的音乐素质似乎有低落的现象,此种低落现象同样出现在现今的教会中;如同前述提到教会信徒对于乐谱、简谱的认知,甚至某些信徒不知如何开口歌颂 神。流行性的福音诗歌确实让教会音乐更普及化,但若仅是1昧地使用,似乎有其盲点。不论何种的音乐风格,在使用时是否能够多加地考虑?对于信徒的造就性,不仅仅只是在唱诗歌的那1时刻,久而久之在学习的果效上,是否能帮助他们于认识音乐的面相上更加地宽广?1提到音乐教育,直接联想的就是音乐方面的课程,诸如乐理、读谱训练、司琴法等等。从理论到技巧性的学习,都需要经常不断地操练,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将最好的呈现在 神的面前;音乐理论、分析的培养,是为了帮助我们解读抽象的音乐[10],使学习者不仅只凭感官、情感经验,更透过逻辑的思考,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教会中使用的音乐,才能分辨其中的好坏或者问题所在;音乐的文脉关系,涵盖著个人的概念与经验,在教会中使用的音乐也不例外。概念性的素材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共识,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同,经验性的素材是随著个人的体会而有所不同。人类的美感经验,因著成长背景的不同而变化,但若将概念性加入个人的经验性,产生共鸣的可能性便提高[11]。当我们在教会使用音乐敬拜 神时,更重要的是求主掌权及圣灵的运行,才能与信徒1同用音乐来敬拜我们的 神,其间的共鸣使弟兄姊妹在灵里合1,将嘴唇的祭以口唱心合地敬拜赞美我们的 神。

  而上述提到的概念性是指音乐理论的课程或分析,首当其冲的是对于教会音乐在观念上的建立,当中包括了教导、运用及看法。经验性就如同前1段提到的情感经验,透过个人对诗歌、音乐的体会,将它展现出来献祭在 神的祭坛前。教会音乐的存在倘若仅是供人欣赏、徜徉在美学的经验里,而忽视了歌词当中的属灵意义,及主要敬拜的对象:三位1体的真神,便失去教会音乐存在的功能[12]。主日崇拜等各样聚会时,以音乐和诗歌的方式敬拜 神,其重要性与信息分享传递是同等的;当 神创造了音乐,让人在情感部份,藉由音乐的敬拜使人的心灵与口中的声音献与 神,升华至祭坛前与 神相交,因「 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翰福音4章24节)。

  以下是张真光牧师于怀宁浸信会主日讲道论及敬拜的真谛的观点,从敬拜的角度来谈论灵性:「教会的崇拜层次高于其他宗教的崇拜层次,是属于”灵”的敬拜,所以敬拜是人与 神的互动,是以”灵”做为媒介并且不受时空限制。自从 神用尘土造了亚当,又在他的鼻子里吹1口气,使他成了有灵的活人,所以有灵的人才能敬拜 神,并与创造我们的 神互动。心灵敬拜对基督徒来说是非常重要,但教会音乐的观念不仅于此,这1切若不透过教导,很难让弟兄姊妹有省思的机会。」人常常需要被提醒、鼓励,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做,而是不知;很多时候我们仓皇的去行、慌张地献祭,是出于无知,对 神或服事上、心态观念上的不知、无知,无形之中促使信徒在许多事情上不讨 神喜悦,以致于得罪 神。我们常说:「不知者无罪」,但在利未记5章17节提到:「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甚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即使是不知或无知,不讨 神喜悦并得罪 神,就需要担当自己的罪孽。就以张牧师提到”灵的敬拜”作为例子,可能是某些信徒从来没有审慎仔细地思考,日复1日、年复1年地参加主日崇拜,这习以为常的动作,使我们易于疏忽,在每次的崇拜是否真是用心灵与 神的灵? 嘟唬煌腹教导帮助信徒釐清不正确的观念、抽离模糊不清或自以为是如此的想��导入正确的音乐敬拜观念,使他到老都不偏离,也唯有在系统性的音乐教育之下,才有其成��目赡埽让信徒不仅仅只停留在”知”的部份,经过有系统、有条理音乐教育的引导,来了解圣经当中的教导及 神的心意,不但让他们有自省的机会,也再次看重这是属 神的教会,并帮助信徒不沾染罪

带著谨慎敬畏的心进入至圣所在。[13]四、教会音乐训练的必要性  教会音乐训练是为帮助信徒实践”行”与”做”的部份,透过训练来引导信徒正确的学习方法,经由不断地操练并增加其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服事的品质,将馨香之祭献在 神的祭坛前,让信徒在教会服事的当中能彼此造就、扶持与鼓励,并树立良好的榜样,建立正确的服事观,同心建立基督的身体。

  服事需要付上代价的,音乐的训练更是需要日积月累、花时间不段地操练。人常想以速成之法得到果效,此种跑短线的方式,长久下来是难以拓宽音乐的领域,在服事的运用上也很有限。音乐训练的过程亟需求 神赐下耐力、恒心、毅力,对大多数的人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的果效。摆上时间、花尽心思、耗尽体力与得到的结果不1定是成正比,有时候所见到的仅有”种子发芽”,甚至产生负面的果效,当然其中牵涉到错误的学习方法及是是而非的观念所延伸出误导的现象。学习的过程中倘若无法持续,常常可有可无、忽隐忽现,往往仅是站在原地重新起跑,久之令人丧失心智、倍感挫折,便将那仅有的1部份埋在地底下,自此闭关也就不了了之。

  上述提到音乐训练的问题,好像都集中在学习事奉者的身上。当然好徒弟也要有好师傅,在中国古代的师徒制当中,师徒是1起生活的,除了学习技术之外,还要跟著师傅透过环境学习”做人”[14]。伟大教师的特色是”教得出来”且”教得对”及”教得好”,而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必须要能”做得出来”且”做得对”;将抽象的音乐做得”好”,个人觉得难以定义,但总要朝向尽心、尽力地摆上,将自己最好的展现在 神与人的面前。孔子曾形容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充实、累积教导的经验,才可能解其学生所有的疑惑。教导者在学生时代遇到学习上的失败、挫折的关卡,当1路走来,无形之中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法”,这是成为教师应有的实际经验,将来也会成为教师在教导上的经验,更能体会有同样遭遇的学习者,适时地给予教导与精神上的鼓励。教导者要善于使用言语,在褒与贬之间也要用得巧妙并用得当,最怕教导者在责备之时含著怒气,怒气引发的言语经常是具有毁灭性的,这就如同”酵”1样,容易在学习者的心中发酵,倘若学习者无法走出伤害的阴影,只会给魔鬼留地步。人需要适时地被鼓励,过多的拆毁性话语,只让信徒在学习的过程中气馁。所以教会音乐训练需要有适当的教师,并且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导学生。在对待人的部份可以宽容,但在专业音乐的训练上需要严谨的教导,学习者才有约束力、了解其间的原则性,知道何谓是教会音乐的标准,并将最好的献给 神[15];我不用”好”这个字来描述教学方法,因为 神创造的人各有不同,必须按著学生当时的需求及能力施以教导,相同的教材因著不同的资质而有所改变,之所谓孔子提到的”因材施教”。过多的学生人数是很难对症下药的,特别是技巧性的学习,学生的人数需要被限制。即使是音乐的基本训练或理论课程,学生彼此间的程度当避免过渡的悬殊,所以在训练课程的拟定之初,需定下程度的标准,以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当信徒经由训练之后,逐渐地无须依靠外界或硬体的帮助,而拥有自学的能力[16]。在前述的「教会音乐的现况」当中提及:现今科技的进步,确实是在许多的事上得到便利,但取之容易、用之不竭,往往不懂得珍惜,甚至于人与天俱来的学习本能,也未能好好的运用。举例来说:KTV文化就是如此,在此并非完全排斥投影片的运用,若是能带给人方便、帮助视觉对歌词的反应,并且抬头、敞开喉咙以便于帮助弟兄姊妹来歌颂 神,又何尝不用它呢?但在使用的过程,切勿以”简便”为主,因为经由KTV文化的洗礼,所遗留? 碌牟物是一群不会看简谱的信徒p提对五线谱的认识;每次学习一首新歌,CD、录音带变成我们的”老师”,透过边听、边唱、边学就学会的新歌,常常唱出来的与原谱有些微、甚至于很大的出入,特别是节奏的部份[17]。「乐谱是产生音乐的依据」[18],创作者将心灵对神的感念,透过乐谱与文字传递,不但造就自己,在敬拜赞美 神的部份也同时造就了信徒。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让信徒自己能够看谱、读字并立即地学或唱诗歌[19],可在投影片的字幕上标出简谱或五线谱,虽然麻烦但却达到训练教育的功能。倘若不透过真正的学习,只凭著当下的感觉,仅以口传耳听的方式来学唱诗歌,并非是好现象、更非长久之计。[20]姑且不论信徒的自发能力有多少,至少透过训练让有心学习者有依据可循,以建立其自学的能力,并于服事的技巧上更加习练得通达,导入正确的服事观,提升服事的品质。  五、结语  教会音乐在服事上的应用,无形当中形成的教育是非常有力的见证。若是想长期委身地投入事奉当中,就必须给予正当以及适合的音乐教育,经由学习的过程,逐渐地知道并将其行出来。我们常说要”做中学”,但在“做”的同时,必须在观念上有所教导以致于不偏离,并按著 神给人的次序而行;所有的成果并非1蹴可及,端看其间所付出的心血及代价。故培养其事奉的经验,方能看到成效。若只凭著1股傻劲、冲劲地做,常是事倍功半反而功亏1篑。

  另外,教会在音乐上的服事尚须兼顾社会责任。教会成员亦是社会的1份子,或可从教会来改变社会,或被社会影响教会。因为教会是社会上诸多团体中须常接触音乐的族群,若透过适切之教会音乐的教育训练,从提升信徒的音乐素质做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即不负 神的美好创造。  后注:本篇文稿转载自「台湾浸信会神学院简讯124期(2000年8月25日)」,全文系针对教会音乐进行表徵性地省思,并不特别深入某些课题作意义或方法的探讨,如诗班(或器乐)在教会音乐的扮演角色等衍生之相关议题,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容述。文末,欢迎读者e-mail交换彼此的观点(电子邮件信箱:obed@tpts7.seed.net.tw)。  [1] 类似的观念在「当代音乐崇拜」第312至313页也提到。「当代音乐崇拜」,赫士德(Donald P. Hustad)著,谢林方兰译,校园书房出版。

  [2] 张真光牧师,现任怀宁浸信会主任牧师及台湾浸信会神学院圣乐系老师。  [3] KTV文化是指坊间的卡啦OK,业者将歌曲的内容以电视萤幕方式播放,歌词的字幕随著伴唱带打在电视萤幕的下方,歌唱者手中拿著麦克风、耳朵听著伴唱带、双眼随著字幕上方会跳动的小圆点学唱歌。  [4] 这节经文中的”惧怕”,希伯来原文是yare,含有”崇敬”、”敬畏”、”公义的行为”、”敬拜”之意,其中崇敬的含意通常多于惧怕的含意。参考「预言之歌」第14页,拉玛�柏士曼著,以琳书房出版。  [5] 教会音乐的功能之1,有帮助信徒的心灵获得释放,使之从世俗回返到神圣的状态,这是个净化的过程。参考本文作者之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音乐组88学年度硕士「弦乐四重奏《思恩》及其创作理念」。  [6] 引自「基督教圣诗史略」,陈罗以著,第19页,道生出版社出版。

  [7] 「颂主新歌」第450首,浸信会出版部(香港)。

  [8] 教会音乐与神学观念的结合,因篇幅因素暂不于此探讨。

  [9] 张真光牧师于怀宁浸信会讲授「司琴的预备」1题时,强调「好的音乐教育系统必须能提供学生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并引领学生进入水深之处,发掘 神所赐的才能,协助学习将最好的献给主;而许多速成的教学方法,易使学生的天赋能力遭埋没。」殊不知自己拥有群牛的财力,仍以为是个仅有两只鸽子的穷人家,试问当奉献时会拿出什么呢?鸽子或牛犊。  [10] 音乐是抽象的1门艺术,尽管在音乐展现的过程中,会留在聆听者的内心造成“真实的感觉”,但仍无法具体地说出音乐在表现什么。参考「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谛观有情」,第25至27页,林古芳著。

  [11] 此处的概念性及经验性,参考国立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吴丁连教授「音乐中无声表情与创作」的(2)音乐的材料─概念/经验,第3页,他是以概念世界/经验世界来称呼。

  [12] 在此引用「当代音乐崇拜」第48至49页,赫士德(Donald P. Hustad)著,谢林方兰译,校园书房出版。

  [13] 「教会教育的功能是在教导信徒敬拜事奉,以敬拜事奉的前提之下,教导必须的以及有关的音乐知识和技术。1切以造就信徒为目的,按著实际的需要施以音乐教育。」节录自「教会音乐事工」,第202页,易启年著,荣光社出版

。  [14] 师徒制的学习请参阅2000年四月份的台湾浸信会神学院院讯,由谭国才牧师撰写的「学院式神学教育的教义与重要性」,提到学徒式(师徒制)及学院式两者之间不同的学习,本文不再此处论述。

  [15] 这1点是透过怀宁浸信会诗班顾弟兄的提醒。之前自己曾担心过多的要求,会使人在服事上裹足不前,甚至造成伤害。其实教导专业的部份,需要以高标准严谨的方式教导,让服事者明白什么是将最好的献给神;严谨的教导并不意味著必须行为严厉(如斥责方式等),只要言语用得当,用爱心以温和平稳的态度要求弟兄姊妹,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机会教育。

  [16] 初次到教会服事,私下与张真光牧师聊天时,他谈论到:「教会应该提供弟兄姊妹有学习的机会,以建立他们的自学能力。」[17] 这当中有些是诗歌作曲者,对于中国语文在音乐创作处理上的缺乏,而导致弟兄姊妹凭著1般说话的词句声调唱诗歌,而与原谱有些出入;例如节奏与歌词的安排,中文的咬字、音韵等等;因限于篇幅,所以在此申述的目的是提醒领会者在诗歌方面的选择,而非本文探讨的范围。

  [18] 引用国立交通大学

[1]  

    上一篇:从音乐的角度看“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