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先秦时,与诗并列的“文”尚未出现,文指文献,或为文德之辞,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孔子语:“《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 陈,非文辞不为功。辞慎哉!”《诗论》说“邦风”也说“其言文”。所以我们认为,简1的“文亡隐言”为“言亡隐文”之笔误。
[3] “旁门”见于《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郑玄注云:“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贾公彦疏:“旁谓四方。”是以“旁门”即四方之门,对应十二子,以察时变。则《诗》犹旁门,是说《诗》乐与天地同节,非谓借《诗》以周知四方之事。
[4] 对照简文,“《可斯》爵之矣”后似有一墨痕,“宾赠是也”后也有一墨痕。如此则“宾赠”当为一诗篇名。
[5] 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6] 彭浩《〈诗论〉留白简与古书抄写格式》[C],廖名春编《新出楚简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
[7] 姜广辉《关于古〈诗序〉的编连、释读与定位诸问题研究》[J],《中国哲学》第24辑。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