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竹简本《老子》与帛书本、通行本《老子》在内容上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即帛书本、通行本中比较激烈地批评儒家仁义思想的话不见于竹简本。如十九章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在竹简本中作“绝伪弃诈(诈或释读为虑),民复孝慈”;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见于竹简本。研究者由此认为,早期的儒道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对立(陈鼓应:《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李存山:《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但是,又有研究者认为——此可算作第四种观点——竹简本《老子》不仅是摘抄本,而且是“援道入儒”的产物,是“儒家化”了的改编本,是“稷下道家”或“邹齐儒者”的传本(周凤五:《郭店竹简的形式特征及其分类意义》;黄钊:《竹简<老子>的版本归属及其文献价值探微》;黄人二:《读郭简<老子>并论其为邹齐儒者的版本》。三文均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这样就更增加了对《老子》版本认识的复杂性,而要从竹简本《老子》来探讨《老子》的原貌或“祖本”就更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1998年5月在美国达慕思大学曾召开过一次关于郭店《老子》的国际研讨会。美国布朗大学的罗浩(harold d. roth)教授在会上提出,传世《老子》与郭店《老子》之间有三种可能的关系,可以用三种模型来表示:一、辑选模型;二、来源模型;三、并行文本模型。图示如下:
模型一
八十一章《老子》祖本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郭店《老子》 马王堆本 河上公本 傅奕本 河/王合本
模型二
八十一章《老子》祖本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马王堆本 河上公本 傅奕本 河/王合本
模型三
推测性的一种或多种来源
马王堆本 河上公本 傅奕本 河/王合本
模型一:郭店《老子》对文是《老子》祖本的“辑选”,因此称之为“辑选”模型。
模型二:郭店《老子》对文是祖本《老子》的来源之一,因此称之为“来源”模型。
模型三:郭店《老子》对文自身构成一种独立的文本,同祖本《老子》及如从罗浩的研究中发现的《管子·内业》等类似作品一样,来自更早的一种或多种原始材料,因此我们称之为“并行文本”模型。(邢文编译:《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
以上“模型一”似可以对应上面介绍的第二种观点即郭店《老子》为一节抄本的观点,第四种观点即“儒家化”改编本的观点也可粗略归入其中。“模型二”可以大致对应上面介绍的第一种观点,特别是对所谓“完整的传本”略加修正了的观点。“模型三”与第三种观点稍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重要的不同,似可把第三种观点图示为“模型四”: 共5页: 3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