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门庆与贾宝玉:相悖互依,逆向同归(1)学毕(4)

2013-10-05 01:40
导读:雅文市俗化的倾向 我们古老的文明源远流长,面对这“高山景行”式的丰碑,无论是粗俗的暴发户还是市井细民,一面对它顶礼膜拜,自惭形秽,一面也
 雅文市俗化的倾向
  我们古老的文明源远流长,面对这“高山景行”式的丰碑,无论是粗俗的暴发户还是市井细民,一面对它顶礼膜拜,自惭形秽,一面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其悄悄地加以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我们古老的龙之帝国,这一过程的进行,既不采取“文艺复兴”的方式,也不采取法兰西式的大破大立的方式,而是采取逐步浸润,使士大夫垄断的典雅文化逐步市俗化的方式。
  市井浪子出身的西门大郎自然是粗俗少文,他所擅长的无非是双陆象棋、抹牌道字、使枪弄棒、眠花宿柳、“潘、驴、邓、小、闲”,成为千户老爷之后,混迹官场,应酬揖让,跟贾琏一样,“言谈应对,也颇去得”。他慢慢学会了附庸风雅,他不仅兴建园林,摆设古玩,而且在接待状元进士时,他居然能诌出句“与昔日东山之游,又何异乎”,虽然不伦不类,但毕竟能知此典,倒也难为他。——这是市俗向文雅靠拢。但西门庆们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的还是使雅文市俗化。
  西门虽然粗俗少文,但对流行戏曲的鉴赏却颇可称为行家。一部金瓶,除“酒”“色”之外就是看戏听曲,连作者都未想到,他为戏曲史的明代部分提供了比任何学术著作都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西门庆蓄养歌童,聘教婢妾,经常呼妓唤优,传请戏班,凡是当时流行的,什么“山坡羊”、“锁南枝”、“寄生草”等,从“不上纸笔的胡歌野词”到“蛮声哈喇的海盐腔”,他都能兴致勃勃地听出其中“滋味”。戏剧曲艺正是宋元以来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西门庆的桑梓东平府还是元杂剧的发祥地呢。到了《金瓶梅》时代,一个临清倒有“三十六条烟花巷,七十二座管弦楼”,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不仅成为市民的精神消费品,而且向雅文化浸润,与雅文化分庭抗礼,局部地取雅文化而代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与西门庆截然不同,贾宝玉是出身于典范的诗礼世家的贵公子。一个铜臭熏天,何其俗;一个不识银戥子,何其雅。可是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这一雅一俗之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贾宝玉对待旧文化的态度是偏离经书,唾弃八股,开拓视野,傍学杂收;一面对其内涵进行适当改造,同时换新眼目,向市民文艺汲取营养。
  《红楼梦》23回大书“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就郑重地告诉我们宝玉在接受通俗文学的洗礼,他从茗烟处得到了“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他一看见便如得了珍宝,比起那令人生厌的“大学中庸”来,这些“真真”好书,他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在大观园之外,他最感兴趣的是“游荡优伶”,与琪官、湘莲们往还,与云儿们喝酒唱曲──直接参与通俗文艺的创作活动。自然,大观园内经常举行的戏曲欣赏活动更给他以充分的陶冶。通俗文艺哺育了他,为他锻造了浸润正统雅文化的武器。
  自然,作为诗礼世家,包围着贾宝玉的,主要还是雅文化的氛围,宝玉所经常从事的也是雅文化的活动。在洋洋大观、郁郁乎文哉的雅文化中,宝玉接触最多创作最多的是诗词,连他那道学气十足的乃翁也承认他能于此道。然而诗词之于宝玉,既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不为“兴、观、怨、群”,他之吟诗作赋,大率为吟咏性情,用今天的话说即自我表现。他所表现的不是山林闲适之情,而是寄托自己的“多情”,唱女儿的赞歌,表现自己的思索、追求、迷茫与悲苦。他自己的创作是如此,他的评论也是如此。他不遗余力地推崇林妹妹的诗,就因为林诗没有“混仗话”,与他为同调、为知音。利用雅文化的形式,抒写与传统有别的“性情”,这是宝玉使雅文俗化的一种形式。

共5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1)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