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1)学毕业论文网(3)

2014-02-26 02:39
导读:28《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29《柳宗元传记散文的特色》,《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1年第5期。 30《柳宗元的寓言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
28《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29《柳宗元传记散文的特色》,《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1年第5期。

30《柳宗元的寓言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31《柳宗元寓言与先秦寓言的比较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32如:何明新《柳宗元为什么写〈三戒〉》(《重庆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朱国维《柳宗元的讽刺寓言成因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等。

33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34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5《南开学报》1980年第3期。

36《锦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37《读写月报》1988年第11期。

38《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39《四川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40《关于柳宗元的诗及其评价问题》,《光明日报》1961年9月17日。

41《湘潭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42《零陵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43《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44《广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45《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46《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47《文史知识》1996年第12期。

48《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2期。

49参见《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哲学研究》1957年第5期、《新建设》1958年第3期。

50《中国通史》第3编第2册和《唐代佛教》、《文汇报》1964年1月21日。

51《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问题》,《哲学研究》1979年第2期。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2主要有:潘恩富、施昌东的《关于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问题——与丁宝兰同志商榷》(《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柯兆利的《柳宗元世界观辩——与丁宝兰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刘心长的《论柳宗元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兼与丁宝兰同志商榷》(《晋阳学刊》1981年第5期)。

53《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54《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55《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57《光明日报》1960年2月21日。 

58《江海学刊》1961年第11期。 

59《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60《温州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61《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62《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63《学术论坛》1983年第4期。

64《文艺论丛》1986年总第22辑。 

65《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66《文史知识》1995年第3期。

67《零陵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68《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69《云梦学刊》1995年第4期。

70《云南师大学报》1991年第5期。 

71《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72《四川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73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74 84同见《冷峭:柳宗元审美情趣和悲剧生命的结晶》,《江汉论坛》1990年第9期。 

75《河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7期。

76《唐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8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7《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 

78《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79《扬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80《天府新论》1995年第6期。

81《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3、1994年合辑。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82《韦柳异同与元和诗变》,《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1986年。

83《论韦柳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85《韦应物柳宗元五言古诗之比较》,《晋阳学刊》1996年第2期。

86《中唐文学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5年。

87《哲学研究》1957年第5期。 

88《浙江日报》1974年7月3日。 

89《南宁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90《求索》1982年第1期。

92《小说世界》第15卷第16期,1927年版。

94燕京大学学位论文,1939年5月完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

96《文史哲》1956年第11、12期。

97 1<Ⅹ同见《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98《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99《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Ⅰ《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1:Ⅱ《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1:Ⅲ《漳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Ⅴ《江海学刊》1989年第5期。

1:Ⅵ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5月版。

1:Ⅶ《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1:Ⅷ《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1版。

1:Ⅸ《唐代文学论丛》第7辑,1986年版。 

1:Ⅹ《学术月刊》1987年第1期。

1;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版。 

1;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

1;Ⅲ《韩、柳文艺思想比较》,《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1;Ⅳ《韩柳诗论差异性述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Ⅴ《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7月版。 

1;Ⅵ《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Ⅹ《山东师院学报》1957年第1期。 

1<Ⅰ《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 

1<Ⅱ《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

1<Ⅲ《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Ⅳ《广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1<Ⅴ见《柳宗元评传》第10页、《柳学研究动态》试刊第2期、第4期。

1<Ⅵ见《柳宗元传论》第l页、《柳宗元家世与籍贯考》,《零陵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1<Ⅶ《江西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1<Ⅷ《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1<Ⅸ《泰安师专学报》1980年第1期。

1=Ⅰ如萧平汉的《吕温与柳宗元》、杨惠文的《柳宗元和吕温》、《柳宗元和吴武陵——柳宗元交游人物论之一》、余才林《刘禹锡柳宗元与武元衡关系论略》、《陆质生平事迹考——柳宗元交游考》。 

1=Ⅱ《社会科学天地》1990年第4期。 

1=Ⅲ《社会科学天地》1991年第3期。

1=Ⅳ《唐代文学研究》第7辑,1998年版。 

1=Ⅴ 1=Ⅵ《零陵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 

1=Ⅶ《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1=Ⅷ《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3期。 

1=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1=Ⅹ《文学论集》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1979年12月版。

1>Ⅰ中华书局1980年版。

1>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Ⅲ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20世纪辽金文学宏观研究述论(1)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