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 新的艺术范式的确立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赢得了汉武帝的激赏,并发出了“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的感叹 24 。《上林赋》进呈后,天子以为郎。相如作品的艺术效果远不止此。作品在文学气象、规模、艺术结构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创新,为汉代文学树立了典范。
作品所表现的汉家气象是前所未有的。屈原、宋玉、贾谊的作品在所表现的感情和艺术构思方面各具特点,却不以气势取胜。较早注重气势充溢的作品当属《七发》。在《七发》中,吴客为楚太子讲述驰逐争胜和曲江观涛的场面,都很有气势。但它却无法窥及《子虚赋》中齐、楚的苑囿,更不要说《上林赋》中地域之辽阔,品物之繁盛,气势之充溢。《上林赋》所表现出的审美意识的种种变化,远非《七发》所能想象得出。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虚拟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三个人物,夸齐、夸楚,盛赞上林,篇幅宏大,气势逐层推进,一波胜过一波,充分展现汉家气象之巨丽。在这一点上它为汉代作家确立了一个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典范。此后的杰出作家如扬雄、班固、张衡无不从选题、气势方面继踪、效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相如赋在表现汉家气象方面的开创意义。
《子虚赋》、《上林赋》在艺术构思、艺术表现方面也颇多创新。
它以上下篇连体的结构形式,构建宏大的体制规模。上下篇既相衔接,又多方对比,充分展示作品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司马相如之前,惟有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在形式上较为相近。但宋赋是题材上相关联的作品,并非真正的上下篇结构。《子虚赋》、《上林赋》则不然。这两篇赋的题材密切关联,作品血脉贯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子虚赋》中,子虚与乌有先生的对话已将齐王陪同楚使畋猎这一中心事件及引申出的思想交锋,充分表现出来。应该说这一事件与当事人的行为、态度,得到完整表现后,作品也该结束了。唯“无是公在焉”一句在《子虚赋》中似为疣赘,实则有为作品留下进一步铺展的余地,也构成上下篇的衔接点。于是,下篇即《上林赋》成为“无是公”所见所想的艺术显现。
作品在上、下篇内部与上下篇之间的艺术构思都通过精心设计,表现出不同意识间的交锋、起伏,使人们看到在艺术旨趣实现过程中的波澜。
在《子虚赋》中,子虚的陈述表现出同一种使命意识内的明争暗斗。齐王在子虚面前炫耀实力,成为全篇铺叙的基础。随后,子虚对齐王的回答,表现为全篇的第一次使命意识间的冲突。这是诸侯及其使臣建立在国力崇拜基点上的对话,也是全文中的浅层次的对话。乌有先生对子虚的回答,将对话提升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其间固然有对齐王的回护,更多的则是对子虚的使命意识给予否定。他是旧的使命意识支配下的使臣,而不能胜任新的使命意识的要求。
在上、下篇之间,《上林赋》是对《子虚赋》的全面否定。无是公尖锐地指出:齐、楚均有所失。其所失的关键在于“不务明君臣之义而正诸侯之礼”,他们在争强斗胜之时,只知道自己与对方的比较,竟忘却了他们作为诸侯的由来,忘却了还有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天子的存在。于是,他要以汉家在物质方面对诸侯的超越,表明诸侯间的比权量力,都是目光短浅的。
在充分展示了汉家品物繁盛之美后,作者笔锋陡转,引出天子的“芒然而思”,否定了此前对物质佚乐的追求,转而诉诸对文化制度的追寻。作品中的文气振荡反复,波峰起落,跌宕有致,逐渐由诸侯间浅层次的比权量力,进入到对道义的崇尚,再进而呈现天子的品物之盛,更升华到汉家的文物声明之美。文章一波三折的振荡,直指作品的最高艺术旨趣的实现。
这样的艺术构思在相如以前的文学创作中是不曾出现过的。这是司马相如的艺术创新,也是他历经时代巨变和精思巧构而后的结晶。
作品后部写天子“芒然而思”,本出于虚拟,其作用在于对社会乃至君主的诱导。《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空借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 25 正道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即他较为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对所谓“风雅美刺”的传统有所继承。而在赋的创作中,这也是相如与前人、与同时代的枚皋、东方朔等大异其趣之处。
行文至此,笔者产生一个推想:在《子虚赋》中,无是公仅仅是一个旁听者。而在《上林赋》中,则以无是公对二子的批评构成了上下篇之间的过渡,并在《上林赋》中充分表现这位来自天朝人物对中央王朝从品物之盛到文物声明之美的全方位称赞。由这个人物在上篇中无所作为的地位,与下篇唱独角戏的作用,似乎可以看出,这个人物连同他对二子的批评一段文字应是十年后作者完成下篇,即《上林赋》时精心构造的神来之笔。它使得前后两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而当作者创作《子虚赋》之时,可能仅有两个虚拟的人物,即子虚、乌有先生。十年后,当相如创作《上林赋》时,才构想出无是公其人,并让这个来自中央王朝的人物承载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审美意识的重担。
《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之后,即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典范。《汉书·扬雄传》云:“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26 而班固《两都赋》在规模、体制乃至假设问对之人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子虚赋》、《上林赋》的影响。
注 释
①以下引《史记》版本同。我在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二章已略及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999页。
③见《史记·梁孝王世家》,第2081页。又见《汉书·诸侯王表》,王先谦补注本。
④见《史记·梁孝王世家》,第2083页。
⑤见《西京杂记》卷四,《四库全书》本。
⑥引文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3002页,与《汉书·司马相如传》、《昭明文选》小异。
下同。
⑦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⑧引自《子虚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⑨见《左传·昭公元年》,十三经注疏本。
⑩《晏子春秋》卷六,《四库全书》本。
11钟文蒸《春秋读捍补注》卷一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70页。
12《左传·成公二年》,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本。
13《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79—581页。
14见《史记》之《燕召公世家》,第1558页;《乐毅列传》,第2427页。参见《战国策》之《燕策》、《齐策》。
15见《史记》卷四六,第1891页。
16见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17《史记》卷一七,第802页。
18贾谊《陈政事疏》,引自《汉书补注》卷四八《贾谊传》。
19《汉书补注》卷四七《文三王传》。
20《史记》卷一七,第802、803页。
21《汉书补注》卷一六。
22《汉书补注》卷四七《文三王传》。
23《汉书补注》卷四九《袁盎传》。
24见《汉书补注》卷四八《贾谊传》。
25见《史记》卷一一七,第3002页。
26见《汉书补注》卷八七。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