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招魂》研究的几个问(1)学毕业论文(2)

2014-04-07 01:15
导读:三、金先生也似乎感到了此说的不妥,故在第二、第六章中一再提醒人们:对怀王的“这种招魂完全不是‘始死’时的复礼”,而应“归入‘招魂葬’一类

三、金先生也似乎感到了此说的不妥,故在第二、第六章中一再提醒人们:对怀王的“这种招魂完全不是‘始死’时的复礼”,而应“归入‘招魂葬’一类”,“楚辞《招魂》就是招魂葬的一幅绘画”。但是,正如我在上文已经指出的,所谓“招魂葬”之俗,是专为在离乱、征战或其他祸难中死去,而且尸骸无法找到者所设的葬俗。金先生所节录的徐乾学《读礼通考》的“招魂葬”之例,也均为无尸而“葬魂”者,并没有金先生断言的“也有有尸体的特殊情况”之例。至于金先生所举“死者入葬后,家人在坟上插一竹竿,挑以长条形旗子,这就是招魂幡”,并称“在中国的东南西北,几乎所有汉人居住的农村、城镇甚至大城市都有”这种风俗。但据我所知,这类旗幡只是在丧礼或墓祭时,供鬼魂识别、受祭的标帜,与“招魂葬”中引导亡魂入墓而葬的“招魂幡”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连金先生自己也未敢断言,这种遍及“中国东南西北”的插幡之俗就是“招魂葬”。由此考察楚怀王的丧葬,毫无疑问也不是“招魂葬”。因为楚怀王虽客死于秦,但与尔后刘邦“丧皇妣于黄乡”的无尸之葬 16 ,与晋代东海王司马越被石勒“烧其骨以告天地”的尸灰难寻不同17 :楚怀王不仅有尸留存,而且明明被“归其丧于楚”,则其葬礼的性质,完全属于《礼记·杂记》所称“诸侯行而死于馆”的情况,根本没有须行“招魂葬”之说。金先生怎么可以毫无根据地将其归入“招魂葬”之类?

我之所以不嫌其烦地与金先生讨论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试图以先秦礼俗证明:楚怀王客死于秦,其“招魂”(复)之礼只会行之于其在咸阳的馆舍,而不会行之于楚之郢都;楚怀王之葬根本不属于“招魂葬”,因此也无须在客死于秦、“归其丧于楚”时,在郢都“重新为之招魂”。辨明这两点十分重要,因为当我们以此考察《楚辞·招魂》的内容时,则会发现:这篇文字所反映的“招魂”地点,不是在咸阳,而是在“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的郢都!这意味着什么?我以为它至少从招魂的地点上,推翻了所招对象为客死于秦的“楚怀王死魂”的结论。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部分论据。我的另一论据,就是《招魂》开篇一段所透露的“被招者”的生命状况:“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我在《〈楚辞·招魂〉研究商榷》一文中,曾征引世界各地原始部族中的有关“招魂”实例,证明“未开化部族的‘招魂’,从来就是为生人而招的;其原因在于睡眠、惊厥或病中的灵魂离体;目的是招回离体的生魂,使人恢复健康、避免死亡”18 。如果仅从《招魂》对“被招者”生命状况的描述,是“有人在下,魂魄离散”看,人们自然还难于判定,这“被招者”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但若从“我欲辅之”的关键之语作综合考察,则“被招者”只是失魂而已,决不是真的已经死亡。倘若真已死亡,就根本谈不到“我欲辅之”了。这一点也为王逸所作的《招魂序》所证明:“宋玉哀怜屈原……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且不论宋玉所欲“招”者,是否为屈原之魂 (后文将另作讨论) ,但确定其所招对象尚未死亡,则显然可与文中“帝曰巫阳”所称“我欲辅之”相印证的。倘若被招者实已死亡,则文中所称“我欲辅之”,王逸所言“厥命将落”、“欲以复其精神”云云,岂非均没有了着落?

如此看来,金先生关于《招魂》所招乃“楚怀王死魂”的判断,不仅在何处进行“复”礼的关节上,遭到了先秦礼俗的有力否定;而且与《招魂》开篇所指明的“被招者”尚未死亡的事实相违背。金先生在考察世界上的招魂习俗时,虽也列出了有“招生者之魂”的一类,但在考察《招魂》时,却完全排斥了《招魂》所招为“生者”的可能性。这大抵正是金先生《招魂》研究的又一失虑之处罢?

三 《招魂》的开头所述,能证明作者是屈原吗?

现在再回到前文所说的第一条理由,也就是金式武先生推定《招魂》所招乃“楚怀王死魂”的前提,即《招魂》的作者只能是屈原而不能是宋玉。从何证明这一点呢?金先生的主要论据,就是《招魂》开头的一节文字: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为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金先生征引张兴武、陈子展等学者的论述称,“以‘盛德’自夸,坚持清廉高洁的人格,是屈子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19 ;“自叙从幼修德服义,长为恶俗牵累,以至芜秽。而君上不能明此盛德高义,长罹忧而愁苦。此亦可为屈子‘露才扬己’之一例”20 。金先生由此确定:“熟悉楚辞的人都知道这六句就是屈原的写照。除了屈原,我们在有关当时的史书上,还能找得出符合前六句所述的身世的人吗?”

初看起来,金先生的征引文字和论断似乎言之有据、颇有道理,但若仔细考察上引《招魂》的开头六句,人们将会发现:它们所体现的,恰恰不可能是屈原的人格风貌。诚然,屈原确是“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的。这在《卜居》所称“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的二难之问中,在《橘颂》的“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所反映的人生态度中,都可得到旁证。但是后面两句的“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则无论如何也套不到屈原身上了。什么叫“芜秽”?“芜者荒也,秽者恶也”。在屈原的心目中,只有那些不修德行、折节从俗,而导致人格有亏、行止秽恶者,才得称为“芜秽”。所以,在《离骚》中,他曾谆谆劝导楚王“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更在目睹了朝中同僚的贪婪逐利、苟且“偷乐”后,发出过“哀众芳之芜秽”的沉痛慨叹。至于屈原自己,却从来没有向世俗屈服、退让,更没有改变过自身人格、美德之分毫。“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就是屈原永不更改的心志;“惟此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这才是屈原在利欲横流的俗世,始终保持自身美德的写照!屈原是何等自信和高傲之人,他只会面对祸殃和迫害宣告:“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21 又怎会“牵于俗累”而让自身的品行“芜秽”!金先生等分析《招魂》开头之文意,只注意前两句的“清廉”、“服义”,而无视后几句中的“芜秽”之意,便断定它必是屈原之辞,岂不过于粗疏了?

郭沫若、马茂元二位倒是别具只眼,看出了“牵于俗而芜秽”与屈原精神风貌的不符,干脆将《招魂》的开头六句划为两截,前两句归“屈原”,后四句则落实到“怀王”身上。郭沫若提醒说:“这儿所说的‘主此盛德’以下便是指的怀王,是说以此有盛德者为君,而此有盛德者不幸为俗所牵累,遭了芜秽。这上古以来所未曾见的盛德者,不幸是长久受了祸殃而不得解脱。须要知道‘牵于俗而芜秽’的并不是‘身服义而未沬’的‘朕’,不然那文义岂不矛盾?” 22 马茂元大体同意郭说,只是将郭氏对“上无所考此盛德兮”的解说,修正为“‘上’,上天。‘考’,成也。因为牵累于俗,所以盛德无成” 23 。郭、马二位的解说,在否定“牵于俗而芜秽”者是指屈原这一点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朕幼清以廉洁兮”至“牵于俗而芜秽”四句分开,使之前指屈原、后指怀王,却是完全不顾上下文联系的曲解。因为在这四句中的人称主语“朕”,是一气而下,贯串到“牵于俗而芜秽”句的(并且兼为后两句中“长离殃而愁苦”句之主语)。想要在这“朕”之外,再插进一个另指“怀王”的主语,就无疑于无中生有,且将文意完全改变了。

考察上述两种解说,我以为最根本的失误,就在于解说者心中都存有一个“屈原作《招魂》”的难解“情结”在。金式武先生志在将宋玉从《招魂》中“抹掉”,使“《招魂》再也没有宋玉的影子”,一上来就想证明,《招魂》头六句“的确出自屈原之手,移置他人不得” 24 ,从而让屈原带有了“牵于俗而芜秽”的可疑品行。郭沫若、马茂元发现了“朕幼清以廉洁”与“牵于俗而芜秽”的“矛盾”,但又舍不得放弃“屈原作《招魂》”之说,于是也闹出了将《招魂》开头六句强行划为分指屈原、怀王的新误解。看来,要想从《招魂》开头六句中找出个“屈原”,以“抹掉”宋玉的影子,或证明司马迁也以为《招魂》“为屈原所作”,是一样的白费劲了。

其实,要考察《招魂》开篇的“朕”之所指,不能只从前六句着眼,而应兼及下文“帝告巫阳”一节作总体思考。因为这两节文字是前后相承,并有着因果联系的。且看“帝告巫阳”一节: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曰…… 25 由这一节可知,天帝获悉了“有人在下”遭受了“魂魄离散”之殃,出于“我欲辅之”之意,故即吩咐巫阳筮求此“人”之失魂,使之归体还阳。那么,天帝何以会获悉“有人”遭殃之情的呢?反观前一节便知,那是由于“朕”之诉告的缘故。考虑到前一节之“朕”,就是“牵于俗而芜秽”、“长离殃而愁苦”者(这从六句文意的前后贯通可知),因此,“朕”不是在为他人,而是在为自身的“离殃”而诉告上帝以求帮助。这样一来,两节文字中的人称关系就非常清楚了:后节中天帝所称“魂魄离散”而欲为之招魂者,也就是前节中诉告“牵于俗而芜秽”的“离殃”者“朕”。

弄清了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招魂》前六句所涉及的,是“失魂者”也即“被招者”是谁的问题,从这里决推不出它的作者是谁。因此,倘若没有其他确凿证据以推翻王逸的说法,则宋玉作《招魂》之说还是难以动摇。

那么这位“失魂者”究竟是谁呢?王逸认为是“屈原”,故作者虽为宋玉,《招魂》开头一节则如五臣所称,是宋玉“代原为词”。但这说法与《招魂》内容显然不符。清人方东树在批评“招屈原”说时即指出,文中所陈“皆人主之礼体,非人臣所得有也” 26 ;郭沫若也以为“文辞中所叙的宫庭居处之美,饮食服御之奢,乐舞游艺之盛,不是一个君主是不相称的”27 。我愿补充的又一证据,是《招魂》开头天帝所说“我欲辅之”之语,用在屈原身上并不妥当。天帝所辅助的,一般均指天子或诸侯国君。如《离骚》所云“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正指皇天“观万民之中有道德者,因置以为君,使贤能辅佐,以成其志”( 王逸注 )。由此可以判断:《招魂》所招者,实为一位具备国君身份的楚王。

正如上文所说,由于我们至今仍无证据推翻《招魂》的作者是宋玉,且宋玉的身世据姜书阁先生考证,主要活动的时期当“在顷襄王时期”28 ,故宋玉《招魂》所招者,自当为顷襄王较合情理。至于顷襄王当时究竟是因为生病还是死了而需要招魂,我们从《招魂》开头帝曰“我欲辅之”之语推断,他此时应该是生病而并非死亡。最重要的证据是《招魂》的“乱”辞。宋玉在“乱”辞中追述了一次陪同楚王的云梦狩猎,还明确点出了“君王亲发兮,惮青兕”的受惊情节,并在结尾三句发出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试问:倘若楚王的失魂而病,不是与射猎云梦有关,宋玉又怎会在“发理词指,总撮其要”的“乱曰”中,横添这一节与“招魂”无关的内容?倘若楚王的返郢卧病,不与射猎云梦有关,则“乱曰”中为何偏要遥望“江水”、“目极”千里“江南”,而发出“魂兮归来哀江南”的呼唤?正因为楚王之失魂与云梦射猎有关,而且宋玉还亲身陪同前往,经历了“君王亲发兮,惮青兕”的惊心一幕,他才会在巫阳已经为之“招魂”之后,进一步抒写自己遥望江水、“目极千里”江南时的“伤心”之情,并情不自禁向令人哀伤的江南,再次发出“魂兮归来”之语以收结全文。考虑到这次向“江南”的招魂,最终是引导惊失之魂进入郢都南门(“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可以推断此次射猎惊魂,当发生在“白起破郢”、顷襄王“东北保于陈”以前,大体在《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所揭露的“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的那一段时期(估计当在顷襄王十七、八年)。又据史籍记载,顷襄王死于在位之三十六年,故顷襄王此次是受惊而病,并没有死亡。而据我的考证,长期放逐沅湘之间的屈原,却已在此前一二年沉江 29 。宋玉则早经友人引荐,成为顷襄王之侍臣,并与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0 ,他当然有资格担当“招魂”之辞的撰写者。

说清了这一些,再看《招魂》的开头六句,其内容显然是宋玉代“失魂者”顷襄王,向天帝的告求之语:“朕”为顷襄王之代称,代顷襄王自述“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也正有宋玉“主文谲谏”式的委婉之风;因为顷襄王耽于游乐、射猎失魂,为了向天帝告求帮助,让他自己承认“牵于俗而芜秽”,终于因受惊而长久“离殃”(卧病),也还算不得是“显暴君过” 31 。金式武先生认定这几句不可能出自宋玉手笔,原因正在于他误认这几句文字乃“屈原自述”,并包含了“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意。现在既经证明,它们恰是宋玉代失魂者顷襄王告求天帝之语,则金氏所断言的宋玉“一不敢自称‘朕’”、“二不敢称怀王为‘上’”、“三不敢‘显暴君过’”云云,便全失去了依据。而且当我在上文已证明《招魂》所招,不可能是楚怀王( 见本文第二节 ),并指出宋玉之作《招魂》当在“屈原既死”以后,则金先生提出的“反题”,即“1.确立《招魂》是招楚怀王死魂,2.承认司马迁讲的‘屈原既死之后……’云云,3.宋玉没有写作《招魂》的时机和时间” 32 ,也便同样失去了辩驳力量:因为宋玉在“屈原既死之后”,固然没有再为早已死去十多年的楚怀王招魂的时机,却完全有条件和时机为射兕失魂的顷襄王写作招魂之辞!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还能认定《招魂》的作者不是宋玉吗?

注释

①见拙作《〈招魂〉研究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②金氏《〈楚辞·招魂〉新解》,文汇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③见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72页。

④分见《〈楚辞·招魂〉新解》第12页、第63页、第6页。

⑤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56页。

⑥见《〈楚辞·招魂〉新解》第37页。

⑦见《〈楚辞·招魂〉新解》第14页。

⑧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278页。

⑨分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35页、第1399页。

⑩分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57页、第1595页、第1656页、第1458页。

11见《诗经·大雅·文王》。

12《礼记·檀弓下》记延陵季子观长子之葬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由此亦可见春秋时期人们对死后灵魂何归的观念,并非认为必居于墓中或地下。

13分见《〈楚辞·招魂〉新解》第91—98页。

14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45页。

15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34页。

16见《史记·高祖本纪》“正义”引《陈留风俗传》:“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使使者以梓宫招幽魂……”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207页。

17见《晋书·东海王越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25页。

18此文收拙著《屈原与楚辞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176页。

19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张兴武文。

20见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页。

21分见屈原《离骚》、《怀沙》、《渔父》。

22见《屈原研究》,《沫若文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61页。

23见《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85页。

24见《〈楚辞·招魂〉新解》第109页。

25此节断句,以“若必筮予之”三句归帝之语,取闻一多说,见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古典新义》(下)第452页;以“巫阳焉乃下招曰”为句,取王念孙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读书杂志》第1040页。

26见方东树《昭昧詹言·解招魂》。

27见《沫若文集》第12卷,第360页。

28见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宋玉传略》,齐鲁书社1983年版。

29见拙著《屈原与楚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30见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1文中的“上无所考其盛德”,指顷襄王一度牵俗芜秽,故上天(天帝)无从考知他的德行,从而引出他此次射猎失魂之殃。也正可通。

32见《〈楚辞·招魂〉新解》第118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赵壹生平著作考(1)学毕业论文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