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汉语俗语与汉民族的本土文化特征初探 史桂湘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汉语俗语的论述,结合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的特征,对汉语俗语充斥了汉民族古色古香的各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俗语 汉民族 本土文化 价值取向
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中,俗语是一种以极少的文字反映多信息的语言形式,言简意赅是它的优势。它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因此,它又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拥有了一大批使用者和传播者。它不是某个专家学者书斋里苦思冥想出来的产物,而是广大人民在生活中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培植出来的一朵奇葩。因此,在俗语这个简洁的形式里面,就希杰先生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手段,是社会的窗口,是个人心灵的镜子,是古代生活的活化石。”俗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活化石的重任。
一、俗语语言形式的选择就是一种本土文化的折射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这信息就是民族文化积淀。”汉语俗语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说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等,都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留下了或隐或现的烙印。
1、俗语重形象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汉民族偏重表象的思维是一种近乎“形象思维”的模式。这不是说汉民族的思维品质不好,或是汉民族的原始思维模式就是建立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的,汉民族习惯于以感性的成分就占了优势,而理性的成分就显得薄弱了些。这种思维的模式体现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就是:强调形式的完整性,语义的形象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在结构形式上,俗语具有比较完整的句子结构。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主谓宾齐整;“吃了砒霜药老虎”,是个连谓语句。甚至还有紧缩复句形式的俗语,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俗语在语义的传递时,特别注意语义形象性,俗语的形象性往往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的。如“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是通过比喻手法,比喻不管什么样的坏人,都有一样的坏。用“乌鸦”来比喻黑心肝的坏人,再形象不过。“大丈夫顶天立地”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是旧时佛家劝告人行善改恶的口头语,它通过对偶的形式,告诫人们做好事就有好报应,做坏事就有恶报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诸葛亮”又是使用的借代手法,“臭皮匠”代平常之人,“诸葛亮”代足智多谋者。其余如使用比拟手法的“庄稼不认爹和娘,功夫到自然强”;顶真手法的“林多水多,水多粮多”;使用摹状手法的“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使用双关手法的“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又由于俗语是劳动者人民创造出来的,因此,俗语在词汇的选择上,也颇具平常心,大多选用朴实无华,平实易懂的词语,这样就使俗语更具平民风格,更平易近人,这也是俗语千百年来得以常兴不衰的原因之一。
2、汉民族这种重直觉,重整体的思维模式还体现在汉语的俗语中,词的独立性极差,词的意义,就词本身而言,在俗语中不能很好地独立展示,有的词义几乎全部丧失了它原有的意义,一条俗语的意义要用整体的、相对的宏观的目光去审视,而决不能用1加1等于2的思维方式套用到俗语的理解上。如果肤浅的用1加1等于2的模式去看俗语的话,那么我们所理解的俗语,仅仅是几个词义的迭加,而几个词义的简单迭加后所得出的俗语的含义,有时与俗语真正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充其量也只是非驴非马的怪物。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等,这些俗语中词的个体符号意义在整条俗语的表现上,已显得微乎其微,读者必须用整体的、相对宏观的甚至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方能悟出其真谛来。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汉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汉民族喜爱四平八稳,以对称为美,喜欢成双成对,两两照应。表现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俗语以对偶句的形式出现的也占有很大的篇幅,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千尺有头,百尺有尾”、“不怕红脸关公,就怕抿嘴菩萨”等。在语音形式上,俗语讲究音律美,讲究顺口,便于一气呵成。俗语虽在平仄及韵律的要求上不如做诗词那么讲究,但广大人民在创造它时,由于大多数是口头代代相传,于是传来传去,留下顺口的,去掉拗口的,无意之中,就使得俗语意韵和谐,平仄有致,琅琅上口。如“祸到临头再念佛”、“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又如“太婆今年八十八,曾见东南阵头发”,押花韵,合发花辙:“死了张屠夫,不吃浑花猪”押模韵,合姑功辙:“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押痕韵,合人辰辙。
4、汉民族性格较为含蓄,说话不显山不露水,因此在俗语中,比喻、一语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广为运用,如:“爪儿只拣软处捏”是比喻那些专门欺侮弱小的事;“狗改不了吃屎”是比喻暗示人改不了做坏事的本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是使用双关手法,表层的意思要打开天窗透着光亮说话,实际上指不要遮遮掩掩地,要说明明白白的话。“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含蓄地告诫人们看问题要看实质,而不能只看外表。在诸多修辞方法的使用上,比喻又占绝对的优势,因为比喻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中国人重含蓄、委婉表达的性格特点,两全其美,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5、汉语俗语的用词也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本土特征,有些俗语,你不用去考证它是出自江南水乡,还是来自黄土高坡,俗语本身就外泄了它的春光。如“车到山前必有路”和“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两条俗语,其意义是一个指向,但从俗语的词语的选择上,前者是“车”与“山”,后者是“船”和“桥”,这些事物都带有明显的乡土地理特征,不用考证,便可知前者来自山区,后者出自水乡。再如“心急吃不了热馒头”与“心急吃了热汤圆”,二者的意义指向是一致的,但所选的事物一是“馒头”,北方人的主食;一是“汤圆”,南方人的爱物,特征鲜明。再如“深山里出鹞鹰,众人里出高人”、“大海里藏珍宝,群众中出英雄”、“哪样亲戚哪样待,哪样馍馍哪样菜”、“看风使舵,就水弯船”,这些俗语的意义指向大同小异,然而,所选事物却都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是出自渔家;“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约出自樵夫之口;“大官吃大馍,小官吃小馍”是北方平民对官者的评论。这些,正好说明了俗语的平民性质,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因此,在创造时无不打上独特的本土文化印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俗语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心理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语言负载着文化,传播着文化,也创造着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语言,文化就像无根的浮萍,无法天长地久地存在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也是文化的忠实奴仆,它忠实地记录着为之服务的这个民族的一切。因此,从语言,尤其是被人民大众广为接受与流传的俗语中,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出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心理。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中国从原始的奴隶社会起,在人与人之间就竖立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这就是残酷无情的阶级关系,这个屏障尤如人们心理上的万里长城,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无人可以跨越,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要下功夫去研究,去协调的。因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秀才说书,见屠户说猪”这种圆滑的处理哲学便千古流传。“多载花少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朝中有人好做官”等。这些俗语,都是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几代人的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代代相传,并不断总结、完善、发扬、光大,以至于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汉民族也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周围的人,去研究如何与上、与下、与同仁们和睦相处。常听人感叹:活得真累,这个累不是生理上的累。生理上的累,中国人远不能和日本人相提并论。这个累,是心理上的累,这比生理上的累更来得累人,更不能自拔。这是汉民族特有的“墙”文化,也有称之为“麻将”文化使然。
2、汉民族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价值原则,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观念的,而且特别强调礼,这就使汉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德报怨”、“自谦自卑”为心理基础的处事方式。“以德报怨”一直是正人君子们不倦追求的美德。而“自谦自卑”这种心理特征的根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古人“谦受益,满招损”的哲学思想。反映在俗语中如:“强中更有强中手”、“三人行必有我师”、“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等。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