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主题是私人化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女性主义批评者们十分认同这种充满女性意识的写作方式。认为“她们的作品中确确实实有和男人不一样的东西有一些不同于男人的话语方式,比如情感世界、心灵世界感受方式……”然而有些批评家却将性别写作泛化和绝对化了.她们强调每一种写作、阅读和批评都必须联想到性别,女作家必须自觉的运用女性意识,性别立场去写作,甚至要求作品必须写女性的独特经历与体验,女人一定要用女性的视角对传统价值观念保持警惕。对男性至上的东西进行批判。“把很多个体生命和那种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突现出来,对传统的宏大叙事产生颠覆作用,是更加深刻的。张抗抗对此提出了疑问:“那女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定位在一种很细碎、很细微、很局部的一个写法上呢?”“没有谁去定位.因为她的生活就是这样。”女性主义批评家这样回答。
由此可见虽然身体写作作为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典型,有其重大的积极意义,它发出了女性自己的声音。用女性独特的话语表达女性意识,破坏男性话语和男性,进而颠覆男性中心。然而,如果将女性写作定义为以女性意识覆盖女作家关注人生的全部目光。就是对本来就不宽广的女性生活空间与想象空间的进一步限制。实际上不是所有女性作家的作品都适用于女性主义批评标准的,即使带着女性意识去写作,它的文本意识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女性主义意义。针对女性主义这样的局限,许多女作家都提出了抗议。张抗抗说:“女性叙事角度,女性话语。完全女性化的文本,建立起一个女性的文学世界。但这里随之产生另一个问题:女人也同时把自己限制在了女人的天地中,把一个原本共同的世界拱手相让了。这又作何解释?”“女性既然会对自身进行思考,那么她也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类。不要用女性的眼光把自己局限了”,“我实在不大赞成那些女性批评家,好像不那样去写女性文学。就不是好的作家.甚至有愧于女作家的身份。不跟她们一样,就是不好,我觉着这种评论方法很,有划地为牢之感。”毕淑敏也说:“如果是女作家,就不能去写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那种致命的挑战,包括和思考,如果你写这些,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女作家中性化——实际上我倒觉着这恰好是评论界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女性应该是怎么样?只是写女人的那些很小的东西,那些私语,那些身边的事情,就是女作家的典范?我觉得这是剥夺一个女作家对这种重大问题的发言的权力。”可见,女作家们完全无法认同那种带有偏见的性别批评标准。的确是这样,如果所有的女作家真的都将自己的刨作仅限于狭窄的位于男性中心的角落位置。放弃了与男性共同拥有和创造的整个世界,与反抗男性中心的主旨相悖离,那么这种自甘边缘的思想状态,才是女性主义批评者们所应该真正反思的。
然而。无论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是其他的任何一种批评方法。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所以有争议和误区正是其不断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要女性作家和批评家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省意识,做到与时俱进,正视困境,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