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其五,男女等级对立。《卖油郎独占花魁》无疑是男性中心主义下的一个文本.文本中大量或隐或现的细节把这点暴露无疑。分析文中的主要女性:莘瑶琴、王九妈、刘四妈.这三个女性每次出现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男性。王九妈和刘四妈出场不管是面对莘瑶琴还是秦重还是其他人,其主要功能都可以看成是利用“莘瑶琴”这个工具牟取金钱.而金钱的来源正是男性对“莘瑶琴”的“购买”,所有的视角都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的,莘瑶琴始终处于“物”的地位。一件美丽的物品而已。
4、爱情现念的矛盾
开篇作者讲道:“但凡做小娘的,有一分所长,得人衬贴,就当十分。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以情度情,岂有不爱之理。这叫做帮衬。风月场中,只有会帮衬的最讨便宜,无貌而有貌。无钱而有钱。”而所谓“帮衬”,其实就是要体贴,要能观察女人的内心.以便巧妙说话讨好女性。作者更是以《李娃传》中郑元和为佐证。但是,这种体贴并不是从平等观念出发的,不是从女性和男性同等的观念出发的,这种体贴是一种工具性的体贴。体贴是为了俘获女性的芳心,得到女性的青睐,以便在青楼女子中左右逢源,从而“做得烟花寨内的大王。鸳鸯会上的主盟。”作者确实表现了一种对女性的体贴,可惜这种体贴是作为俘获女性达到占有女性的一个工具而已。这种工具性质的体贴反而强烈地显现出了作者的男尊女卑二元对立的思想。
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标题“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占”,“卖油郎”是男性的代称,“花魁”是女性的代称,实质就是男性占有女性,女性成为了一个“物”,可以被随意的占有和抛弃。在这里,女性仍然没有主体性,也只是处于附属的地位。至于莘瑶琴最后为自己赎身,这表面上看是其主体性的体现。
5、对的讽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冯梦龙从“发名教之伪”的宣言出发,文中对儒家颇有微词:
“我家美人,往来的都是王孙公子,富室豪家,真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未识花院行藏,先习孔门规矩”。
“中间客座上面,挂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两旁书桌,摆设些古玩,壁上贴许多诗稿。”
吴八公子“气忿忿的像关云长单刀赴会”。
不论是王九妈对莘瑶琴结交人物的描述。还是秦重为嫖莘瑶琴而故弄斯文.以及对妓院摆设的描绘和吴八公子愤怒时的比喻,读者都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暗讽,这是对儒家虚伪的道德格律的讽刺。特别是在描述秦重复姓的方法时的一个对比:“假如上一等人,有前程的,要复本姓,或具札子奏过朝廷,或关白礼部、太学、等衙门,将册籍改正,众所共知”;“把盛油的桶儿,一面大大写个‘秦’字,一面写‘汴梁’二字,将此桶做个标记,使人一览而知。以此临安市上,晓得本姓,都呼他为‘秦卖油”’,这一繁一简。是对儒家繁文缛节的尖锐批评。类似这样的对立、讽刺文中还有很多处,在整个“三言”里可谓数不胜数。
三结论
类似这样的矛盾点即德曼所言的“盲点”还能在文中找出许多来,比如秦重不同身份的矛盾(卖油郎和嫖客),比如主人公的“真假”父母。比如对权力的批判又赞颂、对女性的肯定又否定等等。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解读,《卖油郎独占花魁》不再是宣扬“男女私情”单一主题的文本,它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最为重要的是。文本是可以自我消解的。它们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空白、不连贯性和不确定性,而这将导致文本的瓦解和失败(用文本自身的标准来衡量)。这是‘解构’的主要意义。‘解构’这一术语经常被错用(可悲的是,它是被学术自身所错用),人们认为解构就是把文本拆开。事实上。解构主要是去揭示文本如何质疑自身,而那些似乎最为连贯一致的观点又是如何被种种不和谐所戳穿的”。
文本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只有一个单一的意义阐释。正如保罗·德曼所指出的一样,阅读必然是一种“误读”。正是因为不同的“误读”,作品才能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新的意义。才能流传下去。解构主义阅读不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阅读,是一种充分发挥读者能动性的阅读,它追寻的是文本的多义性存在。这种多义性并不会导致意义的虚无,由于的指称性和隐喻性,读者不可能凭空捏造一些毫不相干的意义。
实质上解构也是一种建构,从单一的绝对的意义走向一个多重意义的集合体,从封闭走向开放。“解构永远都只是充满延异的自我解构运动。从没有一个文本能够坐到完完全全地解构或被解构”。所以,解构的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剖析文本的思维和角度。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程序。作为思维和角度的解构并不会像许多持否定态度的人所论述的那样,已经过时或者必将会过时。如果说作为方法会过时。那么作为一种思维必将在任何时代都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