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3“请求”言语行为的实现规则与人物的刻画
舍尔以“许诺”这一言语行为为例,明确了实施这一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制定了必须遵守的规则。“当说话人想通过说话来实施‘请求’这一行为时,他应该遵守一下这四条规则:①命题内容规则:说话人言及一个听话人将要做的动作;②准备规则:a)说话人相信听话人有能力做这一动作;b)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不认为这一动作是听话人通常所要做的;③诚意规则:说话人真心想要听话人去做这一动作;④根本规则:说话人设法使听话人去做这一动作。
彼得:(看表)啊,也许你不打算离开,但我必须得马上回家了。
杰利:哦,别;再待会儿。
彼得:你看,我真的得回家。
杰利:(用手指在彼得的肋骨处挠痒)哦,别走。
彼得:(他很痒;当杰利继续挠他痒时,他的声音变得怪怪的)别,我……噢噢噢!别再继续了,停,停,噢,别,别。
杰利:哦,求你啦。
彼得可以说是在杰利的“强迫”下听杰利的诉说,诉说他的“动物同”,诉说他的公寓、他的女房东,特别是他和狗的故事。起初是被迫听,后来不知不觉中在这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交流之后,彼得实际已不讨厌杰利、不怪杰利打扰了他惯常的阅读,因为彼得内心也需要这样的交流。但毕竟生活要继续,看表知道是回到原生活轨道的时间了,他礼貌地对杰利说他得回家了。对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已绝望的杰利准备结束自己毫无意义的生命,彼得是他最后的倾诉对象,他不顾面子、不管礼貌与否、不在乎对方意愿强行交流。最后的交流对象要离开,也就意味着是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刻。他本能地感到恐慌、胆怯,他恳求彼得别离开就像要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
从“请求”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规则看,杰利是在言及彼得将要做的动作,即不离开;从准备规则看,杰利相信彼得有能力做这一动作,也就是再陪杰利多待会儿;而杰利和彼得都清楚彼得是该回家的,彼得不可能为一个陌生人留下,而不顾在家等他回去吃饭的妻子和女儿;从诚意规则看,杰利是发自内心想要彼得留下;从根本规则看,杰利设法,事实上是在苦苦哀求彼得留下。从“请求”的实现规则细读杰利请求彼得留下多待会儿的这一言语行为,我们看到杰利内心的挣扎,他明知道彼得得离开,但他哀求彼得“别走”、“再待会儿”、“求你了”。这一言语行为分析更深层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
3结语
埃莱娜·西苏认为:对于以为生的人而言,戏剧是最神奇的领域,它实际上是对他人的愿望、对所有他人的愿望的直接现场。剧中总有一些戏剧角色使用间接言语的突出的动机。戏剧对话表达的含义往往超越人物所说的字面意义。剧作家运用丰富的表现性,通过人物对话传递暗含意义,超越剧中人物所说的对话的字面意义。
阿尔比曾说:“我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当代剧派——荒诞派戏剧,敢于面对人类的真实现状;至于那些所谓的现实主义戏剧,一味迎合公众自我恭维和自我安慰的需要,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关我们自己的虚假图景的戏剧,除了偶尔出现的十分可爱的例外,才是地地道道的荒诞派戏剧呢。”阿尔比坚信自己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阿尔比运用语言,特别是各种言语行为,塑造剧中人物,刻画人物内心的苦痛和挣扎。戏剧人物的言外行为的阐释揭示了剧中人物话语的多层次内涵;间接言语行为分析使其悲剧的结尾没有突兀感;言语行为的实现规则暴露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戏剧人物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信度。戏剧通过人物话语发挥了表现现实、更超越现实的张力;层层言语行为的剖析是荒诞剧情表层下严肃的现实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