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资料(5)

2014-07-26 01:06
导读:诠释学意义上的理解涉及到文本、作者和读者诸要素之间的多重关系,而文本作为作者和读者发生超时空联系的中介,实际上处于理解活动的中心。一方面

  诠释学意义上的理解涉及到文本、作者和读者诸要素之间的多重关系,而文本作为作者和读者发生超时空联系的中介,实际上处于理解活动的中心。一方面,文本是作者表达自己意图的媒介,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作者主观心理期待的客观化作品;另一方面,文本又是读者理解活动指向的对象,正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读者才得以实现自身历史性与作者历史性之间的超时空交接,让有关过去的真理融入到现时态生活之中,创生出文本的当代意义。离开了文本这个“作品”,作者无从表达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也无从寄托自身的主观心理期待;同样,离开了文本这个“对象”,读者的理解活动也无从展开,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文本的当代意义的创生了。所以,文本的形成是作者主观意图赖以表达的客观化方式,文本的解读则是文本意义得以生成的必要前提,在作者 、文本和读者三者关系的展开中实现的理解活动是围绕着“文本”这个中心的。在这层 意义上看,“文本中心论”是言之有据的。
  同时,从“文本中心论”出发,强化文本在理解中的中心地位,我们就可能克服以往的“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的片面性,进一步完善诠释学理论。强化文本的中心地位,有利于实现理解问题上本体论视角和认识论视角的统一,使诠释学的理解理论 更趋全面和完善;有助于克服以往“读者中心论”的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弊端;有助于 克服“作者中心论”的绝对客观主义弊端。
  总体而言,“文本中心论”为实现理解问题上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提供了依据。从“文本中心论”的思路来看,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文本”为中心实现了两个环节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统一:在文本的形成环节,作者意图的主观性和文本含义的客观性之统一;在文本的解读环节,文本含义的客观性和读者视界的主观性之统一。作者和读者这两种主体性的存在物借助于文本的媒介作用而相互连接和沟通,传统得到延续,历史得到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三联书店,1988.
  [3]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4]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5]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箴言[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潘德荣.诠释学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
  [7]帕尔默.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J].彭启福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3):267.
  [8]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9]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0]伽达默尔.论理解的循环[A].严平.伽达默尔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11]伽达默尔.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蕴[J].哲学译丛,1986,(3).
  [12]潘德荣,彭启福.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J].哲学研究,1994,(8).
  [13]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 方出版社,2001.
  [14]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5]利科尔.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上一篇:试析陈寅恪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的原因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