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梁堆墓——兼谈两汉时期西南边郡的文化变(2)
2014-08-12 01:07
导读:以石寨山墓群举例,可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汉化的过程: 石寨山是滇族文化的代表,据第二次发掘结果,全部20座墓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代表着早、中、晚
以石寨山墓群举例,可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汉化的过程:
石寨山是滇族文化的代表,据第二次发掘结果,全部20座墓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代表着早、中、晚三个时段。I型墓上限在西汉初叶或更早一些。下限在文帝五年以前,随葬品中铜器所占比例最大,没有金器,铁器极少,几乎没有出现和汉族有关的器物。II型墓在文帝五年与武帝元狩五年之间,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尊、壶、葫芦笙不再出现,铁斧和铁剑开始出现,并发现有内地输入的汉式铜镜。III型墓时代在西汉中晚期,墓中出土了西汉五铢,同时也发现了汉式的铜镜、弦纹锺、洗、耳杯、带钩、熏炉等。IV型墓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初叶,这型墓中铜器数量锐减,五铢钱仍有出现,晚期石寨山的墓葬土著风格已经很不明显,其墓葬主人的族属也难以断定是汉化的滇人还是滇化的汉人。
从石寨山墓群的演变来看,西汉晚期以前土著居民对来自于北方的物质文化的接受是循序渐进的,接受的同时也保留着独特的民族特色。但是到了西汉晚期就开始出迅速衰落,到了东汉时期,发达的土著青铜文化就基本上被北下的汉朝铁器文化取代了,江川李家山、安宁太极山等处的滇文化以及洱海区域等地的土著文化也都表现出与石寨山同样的发展趋势,考自汉武帝在南中设郡之后,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反叛就一直未断,反叛之频繁与激烈都是少见的,因此推测这一地区的土著文化呈现的不的迅速衰落状态,可能与汉朝在或文化方面对其执行的某些强硬手段有关。
南中地区西汉中期就陆续住进了大量的汉移民,这些移民是早期开发西南夷的创业者,后来形成的部分南中大姓也来源于他们,他们的墓葬体现出了梁堆墓形成之前的汉夷文化的相互关系。
距离昭通不远的贵州赫章可乐山分布着西汉时驻扎当地的汉族屯守官兵以及一个与夜郎国有关的土著氏族的墓葬群。 正好可以说明一些早期汉文化与土著文化之间的关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赫章可乐山墓地在汉属汉阳县,归犍为郡,可乐山墓葬分为甲乙两类,前者是汉族屯守官兵墓葬,后者是土著氏族墓葬。甲类墓葬带封土,有竖穴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种,竖穴土坑墓中也有带墓道和不带墓道的区别。随葬品大都是汉式器物,其中铭文“同劳澡盘”的器物产地在今日的云南陆良,但形制却并非土著。此外还有铜壶、铜镜、陶水田等都是汉族特有的器物。39座甲类墓中有33座出土铜钱。虽然甲类墓的墓葬形制和中原墓葬一样都遵循着无墓道竖穴土坑和带墓道竖穴土坑——砖室墓的演变发展变化着,但与甲类墓同几乎同时的乙类墓却是从始至终一直保持了长方形竖穴土坑的形制,而这种形制正是云南地区土著墓葬的主流。随葬品方面,乙类墓中出的多是具有浓厚少数民族色彩的器物,其中包括巴蜀式铁剑、鼓形铜釜、铜扣饰、铜手镯、铜鼓等,
除了各自鲜明的民族特征之外,甲乙墓类也有少数共通的因素,生活用具里甲乙两类墓中都出一种大平底的A型I式陶罐,M48还出土一个汉式铜奁,器身上文饰仿照铜鼓上的羽人、船、翔鹭、鱼、水鸟、锯齿纹等,但器盖部分和传统汉式奁一样,饰有柿蒂纹。模型明器中甲类墓出的房屋模型是西南少数民族流行的干栏式建筑。在甲类墓中还出土直径6.9cm的银环7件,这样大小的环状饰物在土著墓葬中常见出土。乙类墓葬中出土了铁锸、铁削、铁刀等与四川境内出土器物风格相似的铁制品。其中B型铁剑和甲类墓的A型铁剑一样,是典型的汉式剑,铜镜也和甲类墓中的“日光镜”相似,另外还有漆器出土,器形虽然没法辨明,但伴出的鎏金铜铺首衔环表明这是汉式器物。乙类墓到了晚期又出现了铜五铢钱,但是168座乙型墓里只有三座墓中发现了铜钱,比例是很小的。
甲类墓葬的时代从西汉中期以后延至东汉初期,乙类墓葬上限可到战国晚期,下限至西汉晚期,多数在西汉早、中期。两者共存的时代在西汉中、晚期,在这段时间里相互影响。但比较而言,土著文化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