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语境中英雄与反英雄的二律背反现象学毕

2014-09-10 01:18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现代语境中英雄与反英雄的二律背反现象学毕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伊凡形象 早在康德,古典
——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伊凡形象

早在康德,古典意义上的崇高就在偷偷的发生变化。崇高的含义不再是正面的、肯定的、积极的、高大的,在康德那里,需要通过对否定性的东西进行转化,才能产生崇高或崇高美。否定性的因素开始悄悄的瓦解古典的和谐,上帝的地位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动摇(由笛卡尔“我思”带来的)。人的认识领域出现了一大堆需要解决的。
十九世纪的俄国让世界震惊,文学上一向处于三流状态的俄国,忽然产生了两个让欧洲刮目相看的世界级文豪--------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个人认为,读托尔斯泰的感觉是清晰的,一切处在一种浑然有序的状态,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宁静的色调,他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完成性的;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感觉却是混乱而杂芜的,思想上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矛盾,一种焦灼和不安,他的作品不是完成性的,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问题,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思潮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深层内在关联。从这个意义上看,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哲人。
伊凡是他笔下一类人物的最典型的代表,他既有着建设意义,也富有深邃的瓦解色彩,在这个形象身上,具备着反英雄的要素,而就在这反英雄要素中,诞生了真正意义的现代英雄因子。他是一个既“破”又“立”的人物,是一个神奇的二律背反式的人物,是作者思考的结晶。

无论如何,伊凡都不是善的化身。他是梅什金和阿辽沙的对立面,梅什金和阿辽沙是圣徒式的人物,是接近于完人甚至神的人物,也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他们当然是善的化身,他们以一己之生命作为光亮点燃周围黑暗的恶的世界,他们充满悲悯的亲吻着苦难深重的大地,他们坚决而虔诚的信仰着上帝,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古典基督精神的承传者,身上由一种稳固和和谐的要素。伊凡恰恰相反。他不信仰上帝,他无法在现世的恶面前接受上帝的存在,永恒的天国甚至不能补偿孩子一时的痛苦和无辜的眼泪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我遭受痛苦,可不是为了把自己,把我的罪恶和痛苦当作肥料去给别人培育未来的和谐。我想亲眼看见,鹿睡在狮子的旁边,被杀的人站起来和杀他的人拥抱。我希望当所有的人都了解到这一切为什么是这样的时候,我也在场。人间所有的宗教都建立在这个愿望之上,而我是个相信宗教的人。然而,还有孩子------我应该如何安排他们?这是个我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如果所有的人都应该遭受痛苦,为了痛苦,-------为了用痛苦换来永恒的和谐,那么这与孩子有什么关系呢?……总不应该和孩子在罪恶中共同负责吧?!……如果天上和地上的一切都融合为一个赞扬的声音,所有活着的和曾经活过的人都高声赞美:你是对的,主,因为你的路敞开了!当母亲和用狗撕碎她的儿子的凶手拥抱,三个人含着泪喊:你是对的,那么当然,这是人是的最高成就,一切都将被解释清楚。但是……正是这一点我不能接受……我完全拒绝最高的和谐。这个和谐还抵不上一个孩子的眼泪,就是那个用小拳头捶打胸脯并且在臭气熏天的屋子里用自己无法补偿的眼泪向‘上帝’祈祷的小孩!之所以抵不上,就是因为它的眼泪没有火的补偿。这些眼泪应该获得补偿,否则就不可能有和谐。但是你用什么来补偿呢?……在整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人,它能够,而且有权利宽恕?我不要和谐,由于对人类的爱,我不要和谐!……是的,人们给和谐的估价太高了,为了进入和谐的世界,我们付不起这么高的代价……阿辽沙,不是我不接受上帝,我只是恭恭敬敬地把入场券退还给他。”
这是被损害了的神圣,孩子的痛苦是无法补偿的,永恒的和谐也无济于事。这损害使伊凡无法接受上帝,他宁愿在心灵痛苦的折磨中与孩子共同承担痛苦,在痛苦中堕入永恒的地狱,这是宁当一个堕落的天使,也不做与上帝接近的神明。在这种撒旦式的反抗中,伊凡感受到一种高贵,因为痛苦本身有一种神奇的净化作用,是对神义缺失的一种补偿。在这种破坏中,人获得了某种尊严,这里面有很多高傲,这种高傲使人在反抗中不感到卑微和愚蠢。在这样的雄辩中,阿辽沙的声音变得微弱和无力,以致伊凡讲到那个让狗撕裂孩子的将军,问他是否应该枪毙时------“枪毙!”阿辽沙低声地说,带着失神的,把脸部都扭曲了的惨笑,抬眼看着哥哥。
上一篇:90年代小说的热点与走势的个案分析之二:私人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