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世纪之交(6)

2014-10-29 01:13
导读:3.《红楼梦》渊源研究。《红楼梦》是小说、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集成之作 ,必须从中国小说、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展开渊源研究,我们才能更加切

3.《红楼梦》渊源研究。《红楼梦》是小说、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集成之作
,必须从中国小说、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展开渊源研究,我们才能更加切实地把握
其精神内核与本原。
4.《红楼梦》研究。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红楼梦》就如一个中继站,一方
面它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其前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广泛、深刻地影响于其
后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通过对后于《红楼梦》的小说、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展
开影响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红楼梦》。

5.《红楼梦》比较。将《红楼梦》置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参与与世界文学的对
话,可以进一步揭示其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学与文化之价值。应在、实践与三个
方面同时展开研究,然后形成“比较红学”的系列成果。
6.《红楼梦》综合研究。《红楼梦》虽是小说,但又广泛包容了神话、历史、
、宗教、伦理、医学、建筑、园林、民俗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誉之为“百科全书”
,确是当之无愧。因而在红学研究上,也应相应地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理论与对
其进行综合研究。
7.《红楼梦》研究。在过去的红学研究中,我们不仅在总体上忽略了小说自身
的研究,而且在局部上也过多地关注人物的道德评价。走向21世纪的红学,应对《红楼
梦》的艺术创作过程、经验与原理进行系统。今天的薄弱固然不足,但也意味着明
天更多的空间。红学界应集中力量对此进行重点研究,相信会有新的突破。
8.《红楼梦》意义研究。真正伟大的作家无不关注人类的生存价值与意义,无不充
盈着对人类命运的形上追问与思考,因而伟大作家之作品也都无不具有寓言性、预言性
与超越性,它永远是问号和感叹号,而没有句号。对于《红楼梦》内在意义的阐释也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如此。在未来世纪,《红楼梦》的意义研究应更加关注其人类学内涵,并相应地更新与
完善阐释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9.《红楼梦》与当代创作研究。从明代“四大奇书”到清中叶问世的《红楼梦》,
长篇小说从成熟走向高峰,但在《红楼梦》之后,却一直向下坡滑,直至现当代,
虽屡有仿作出现,但少有真正得其精髓的扛鼎之作问世。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
我们是否有必要并如何从《红楼梦》中吸取精神养料呢?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
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红楼梦》之于后代尤其是当代小说创作也应发挥
同样的作用。这就要求红学界不仅关注过去,而且要关注现实,不仅满足于对《红楼梦
》的阐释,而且要进一步把《红楼梦》的精神养料转化为当代小说创作的精神血液,为
当代小说创作的伟大复兴作出独特的贡献。对于大多数红楼学人来说,这确是一个富有
挑战性而又非常有意义的崭新课题。
10.《红楼梦》现象研究。从《红楼梦》的问世、传播到接受, 它已在近二百年的
中国历史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红楼梦》现象,这一现象已远远超越了文学
本身,也超越了文人圈子,而广泛渗透到日常生活,渗透到人民大众。对此,红学界也
同样应予更多的关注。
21世纪红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直接取决于以上十大课题研究的进展。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梅新林 [2001-7-16 7:21:29]


上一篇: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