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学家必须先学好外语学毕业论文
2014-11-01 01:23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中国的文学家必须先学好外语学毕业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外语在我们国家很重要,大学毕业、考职称,都要外语合格。为
外语在我们国家很重要,大学毕业、考职称,都要外语合格。为此,前一阵子网上还有不少争议。
多学点外语,我不反对,对于网上的争议,也没有去参加。但今天我写下了文学家必须先学好外语这么个标题,我是想问:“的文学家必须先学好外语吗?”
我不知道中国的文学家会怎么回答,但想象百分之九十九的文学家可能不会同意。但且慢,今天,我确确实实在媒体上读到一篇文章,是记者夏榆今年5月10日在瑞典对马悦然进行的专访。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瑞典学院(swedishacademy)十八位院士中唯一能直接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在谈到中国作家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障碍时,竟然放肆地毫不犹豫地教导我们说,中国作家要获得国际认同的之一,“要扬弃母语,改以外国语书写”。请注意:不仅是要学外语用外国语书写,而且要“扬弃母语”。(见2004/6/3《南方周末》文学版)
我的天哪!这就是说,几十亿中国人都不要学中文了。最好都学瑞典语,才能够消除评诺贝尔文学奖的障碍。另外,联合国也不应该把中文作为主要的通用语言之一。
马悦然先生还教导或者是具体指点我们说:“戴思杰用法文写成的优秀小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还得提到选择以创作的哈金。”
我的天哪!中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戴思杰和哈金为何许人。而且,正如马悦然自己也怀疑,“是:戴思杰和哈金的作品是否算是中国小说呢?”
为了这个在世界上有一定的诺贝尔奖,近几年来,马悦然先生发表了不少谬论,引起华人作家极大反响。笔者花了几天功夫,查阅了林思云、余光中、沈君山、王晓明、刘再复、谢冕、南方朔、黄继持、黄子平、黄孟文等许许多多人的意见,话有轻重,但大都对马悦然的傲慢不以为然。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近百多年来,亚洲只有三个人获奖,1913年印度的泰戈尔,1968年日本的川端康成,1994年日本的大江健三郎。(2000年华人高行健是法国籍,不算。)诺贝尔奖的评议方法不公平。
——马悦然的汉学水平只能算是三流。对中国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品知之甚少。他只知道山西有不少有才气有希望的作家,比如李锐,还有曹乃谦。曹是一位警察,在中国并没有多少读者。但马悦然却要中国文学家读他的东西,这不但是傲慢,而且是狂妄了。
——没有人会把三流汉学家的评语当一回事,可马悦然却把他个人的看法披上诺贝尔的虎皮唬住了一些人。
——马悦然口口声声说诺贝尔奖与无关,但他印象极深的是他的岳父曾被定为右派分子,怪不得他对中国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赛珍珠凭什么获奖?连史坦贝克都认为自己是侥幸。这是众多美国人的看法。
意见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当然,也有给马悦然捧场的。李锐就在《十三亿人的文学和一个人的阅读》中说:“马悦然翻译过胡适、鲁迅、茅盾、闻一多、老舍、沈从文的作品。”显然,是很不容易的。又说:“以为最热闹的文学就是最好的文学,这种判断本身就是非文学的”。那么,反过来说,最不热闹的文学也许就是最文学的。是不是这样呢?能这样认定吗?
李锐指出:“马悦然翻译沈从文的时候,谁知道沈从文?”原来,几代人都知道的沈从文,竟然是马悦然肯定的。看来退出了中国作协的李锐,应该学一学中国近代文学史了。李锐还指出:“山西的曹乃谦,中国文坛有几个人知道?”这倒是实情,鄙人也不知道曹乃谦。不过,我们不知道的类似曹乃谦的作家,还有千千万万,这有什么过错呢?李锐先生有什么必要借曹乃谦来说事呢?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我们庆幸的是,李锐先生并没有扬弃母语,他仍然在用中文写作。并且,即使李锐不会以外文写作,好在马悦然已经翻译出版了包括《万里无云》在内的李锐百分之八十的作品,只要马先生认定“李锐的作品显然是足以登上世界文坛的”,李锐就有把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对此,我们还是感到高兴,只要李锐“为国争光”,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取得0的突破,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