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平夜君成即平夜文君之子学毕业论文(5)
2014-11-26 02:13
导读:附带说一句,根据平夜君成自称“暮生早孤”,以及上面我们对其生年范围的大致推测,王孙厌是平夜君成的兄长的可能性比是他弟弟的可能性大得多。
附带说一句,根据平夜君成自称“暮生早孤”,以及上面我们对其生年范围的大致推测,王孙厌是平夜君成的兄长的可能性比是他弟弟的可能性大得多。
一下本文的结论:新蔡葛陵楚墓墓主平夜君成就是平夜文君的儿子,楚昭王的孙子,楚惠王的侄子,是第二代平夜君。王孙厌则很可能是平夜君成早年亡故的兄长。这个推断和学者们所推定的新蔡简年代完全可以相合。即便不能敲定新蔡简的具体年份,把其下限定在战国中期前段也是正确的,因为按照我们对平夜君成生年的推断,他不大可能活到战国中期的中段。
[1]河南省文物考古所:《新蔡葛陵楚墓》183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2]何浩:《文坪夜君的身份与昭氏的世系》,《江汉考古》1992年3期。吴郁芳:《包山二号墓墓主昭佗家谱考》,《江汉论坛》1992年11期。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183~184页。
[4]刘信芳:《新蔡葛陵楚墓的年代以及相关》,《
长江大学学报(版)》第27卷第1期,2004年2月(本文所引刘信芳先生的意见皆出此文,不另注)。徐在国:《新蔡葛陵楚简札记(二)》,简帛研究网,2003—12—17。
[5]参看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452—459页,中华书局,1988年1月。
[6]楚简中的“冢”或“肥冢”与“冢豕”可能是指同一种祭牲,参看汤余惠:《包山楚简读后记》,《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
[7]彭浩:《包山二号楚墓卜筮和祭祷竹简的初步研究》,《包山楚墓》附录,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吴郁芳:《包山二号墓墓主昭佗家谱考》,《江汉论坛》1992年11期。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183页。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182~184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0]李学勤:《论葛陵楚简的年代》,《文物》2004年7期。另外,把见于王徙于鄩郢之岁连续三个月的干支和新出的《春秋战国秦汉朔润表》相对照,也是只有公元前377年的历日与简文相合(参看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润表》90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
[11]张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文字补正》,《中原文物》2005年4期。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51页,中华书局,1995年6月。
[1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14]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1036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15]此段文字各本微异,四库全书本“吾母”下无“欲”字,“五丈夫”下无“子”字,此处所引据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丛书集成初编》第508册227页,中华书局,1959年10月。
[16]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中文大辞典》第16册42页,文
化学院出版部,1968年8月。
[17]《丛书集成初编》第1368册946页,中华书局,1991年。
[18]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60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19]何浩:《文坪夜君的身份与昭氏的世系》,《江汉考古》1992年3期。吴郁芳:《包山二号墓墓主昭佗家谱考》,《江汉论坛》1992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