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苏霍姆斯基说过(冒号):“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美育教育,将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而现阶段较普遍的现象是(冒号):学生缺乏在典型形象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抛开形象感知和情感体验来抽象理解作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1、重感悟———紧随形象美的代言人
美离不开形象。高尔基曾经说(冒号):“文学是人学。”所以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须伴随对形象的感悟,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伟大的悲剧》中,茨威格笔下的“同不可战胜的厄运搏斗着”的斯科特及其队友为了祖国的荣誉,义无返顾地加入到了南极探险行列中。虽然葬身冰原,但他们那种为祖国荣誉勇于献身的精神,敢于冒险的科学探索欲望让人肃然起敬。在课堂上我重点分析了这些人物形象的美,在浓烈的课堂气氛中,他们行为的高尚、精神的伟大感动了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1个个深有感慨,并纷纷对照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反思。2、启想象———打开意境美的显示屏
1位大师说过(冒号):“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感世伤怀,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冒号):原本是春暖花开的3月,京城里却杂草遍地,民不聊生,连娇弱之花亦在为国都的残破落泪,形只影单的鸟儿发出阵阵哀鸣在为失散的家人担忧……这合理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诗的重新解读与诠释,让他们产生1种身临其境之感,更能进1步领悟到诗歌的精髓。
3、细推敲———掌控语言美的试金石
“文学的第1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
1.推敲点金之笔。精美之文章常有精妙之用词。所以,推敲文章的遣词造句,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如朱自清的《春》的开头即写得很生动,其中的“钻”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小草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冒出头来感受春天气息的情景,“朗润”1词形象地写出山的色彩明亮,“欣欣然”1词把大自然久睡后初醒时那副慵懒的模样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这些词语都需我们引导学生认真推敲。
2.品味精彩篇章。富有震撼力的语言常常依靠整齐优美的句式来表现。如《安塞腰鼓》这1课,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把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类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强烈情感。
4、强诵读———化身情感美的体验者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1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体验文中的情感美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读”。1是范读。特级教师杨丽娜说(冒号):“把课文美美地读1读,孩子从中得到的东西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因此,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2是仿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1步受到文中情感的熏陶。3是品读,用边品味边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