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随着复杂性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2)

2013-05-18 01:51
导读:我国学者项贤明指出,传统教育理论视域中“四育”的内在结构是积木式的。它们相互之间缺乏真正有机的内在联系。为此,他提出教育活动的“四侧度说

  
  我国学者项贤明指出,传统教育理论视域中“四育”的内在结构是积木式的。它们相互之间缺乏真正有机的内在联系。为此,他提出教育活动的“四侧度说”以替代传统的“四育论”。他认为,同一教育活动可以分成生命、知识、道德和审美四个内在的侧面,这四个侧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结构,并且其排列顺序反映了由生命、知识、道德到审美的递进关系,生命侧度是教育活动的基础.知识和道德侧度是教育活动的两翼,审美侧度是教育活动的深层境界。应该说,对于教育活动的描述, “四侧度说” 比“四育论”结构更加合理,内容也更加丰富。
  
  但是.这四个侧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否就是“生命一知识一道德一审美”的单一递进关系,笔者认为这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由于传统教育理论忽视了同一教育活动的多侧度性,把教育的功能独立化,使提升个体道德素质的功能全部都被强加在德育这一科目上,其后果反而是德育的无能和失效。
  
  再次.简单性思维方式下的传统德育理论缺乏对整个教育社会背景的关注,导致德育日益孤立化和抽象化。德育面对着的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总是处于复杂的生活世界之中,他所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定时代背景下总的社会问题的折射。因此,德育理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察教育的复杂社会背景。
  
  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及其与德育之间耦合关系的全面审视,单独依靠德育这一学科的专业化知识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连接和整合。正如埃利亚斯所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这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 ,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研究道德教育,除了要把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德育领域之中,还需要借鉴社会学、现象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等新兴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然而,随着现代人文科学划分的日益精细化,各学科知识被禁锢在各自的专业化之中,难以顾及对人类面临的总体性和根本性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思考。这种碎片化的专业知识不允许把自身整合到关于对象的总的研究领域或整体观念中.它看到的只是研究对象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事实上,超级专业化阻止看到(被它分割为碎片的)总体的东西和(被它消解的)根本的东西。它甚至阻止正确地处理只能在其背景中被提出和思考的特殊的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从来不是片段的,而总体问题愈来愈带有根本性。” 虽然现代知识是分离的、孤立化的、被肢解的.但是社会现实或道德问题却愈益呈现出多维度、总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要依靠多学科性、横向延伸的综合性知识才能应对。如果德育学科不走出专业化的封闭性框架,主动向相关学科开放,就根本无法去认识和理解它所处的多维度、不确定性的世界背景。
  
  二、 “复杂性理论”视野下的当代道德教育探讨
  复杂性理论认为:事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非线性的作用会“涌现” 出部分在孤立状态所不具有的整体的特性: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多层次错落的结构关系:事物的变化服从复杂因果反馈规律,即任何事物都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受到作用又施加作用;系统具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自适应、自组织能力,能在随机涨落中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起来:事物不断生成和消逝,都有其演化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事物与所处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断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偶然性、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完全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是不现实的。当代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复杂性表现在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或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运行环境、背景之间,有着很强的耦合作用,具有难以线性化的非线性性质。因此,当代道德教育的发展必须抛弃以往片面强求普适性、还原性、定量化和实证化等简单性思维方式.转向多维度的、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性思维方式,以认识和研究这个快速流变的、多样性的教育世界。
上一篇:案例教学最早诞生于19世纪末,在西方发达国家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