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长一个时期,我国职业中专学校生源及(2)
2013-07-09 01:11
导读:二 可是,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条件下,集所有教学管理权于一身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务部门已忙得转不开身了: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功能已改变——
二
可是,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条件下,集所有教学管理权于一身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务部门已忙得转不开身了: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功能已改变—— 不再是单纯地“教书育人”,还要“育才荐用”(即要管就业),因为教务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就业;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范围扩大—— 过去教务部门只管内不管外,现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变成大量要管外,诸如外请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实训、实习,到社会上联系、组建实习基地等工作,也压在教务部门的头上,使其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更难了,不仅突出对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而且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
能力,这让中职学校教务部门更是力不从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渠道改变——原来中专
生由国家分配T作,现存一律由学校自找出路,这样一来,教学谋划的职能增加了:首先,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才符合社会的需要?第三,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才能胜任工作?第四,一批批的学生毕业后将安排到哪里就业?对这样一些新问题,教务部门只能是望其兴叹;
●现时,中等职业学校所用教材甚至于教法很难校校一致。即使是本校用教材,因班次不一、学期不一、教师不~而版本不同。
在这样的办学条件下,教学管理的内容常常是非常规、外向型的,很难自我掌控。由于决策的难度和广度加大,指挥的范围和精准度增强,管理的功能改变,计划的弹性增大,组织的内容增多,指挥的难度增强,控制的范围缩小,不只教务部门管不过来,就连校级领导也很难独立作出决策。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创新,需要研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校级领导的意图,单凭教务部门已很难梳理成章。假如这时还沿用教务部门集权型管理模式,出路必然是:教务部门增岗增人(增加的人中,主要是增加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务部门内部增设机构,一部分人负责教务常规工作,一部门人负责动态性管理工作。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教务部门任务过重,责任不清,占用教学人员过多,管理效率低下。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
按照办学规律,如何在新的办学环境下重新划分教务和教研两大部门的教学管理职能,笔者有十余年做教务工作的经验,切身感受到在目前条件下从事教学管理T作之艰难。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改革教学管理和教研机制,应当实行教学管理分权制,即让教务部门真正负起管理教学事务,承担教学中静态、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职能;教研部门负起管理从事教学研究,即承担教学中动态、非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职能。
首先,教务部门负起教学的计划、协调、监督、考核职能,主要体现在 个方面:① 日常教学管理。负责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的布置、督促、监督、检查。② 为教学一线服务。教材准备、实验室管理。③考勤考核。其次,教研部门侧重教学研究,负起教学 的谋划、组织、实施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 跟踪专业发展动向,为学校不同时期动态地变更、增减专业提供决策参考。②加强行业研究,搜集就业信息,抓好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建设工作。③组织教师积极设计精品课,按照专业需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
这样的设置有什么好处?
首先,便于专业资源整合,做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调动教研室及老师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教学创新。其次,便于专业发展情况跟踪,有利于按照市场需求更新专业设置;第三,便于教学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切实做好教务工作 第四,强化教研机构的职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教学教研的带动作用。
总之,按照不同职tt;~lJ分,实行教务、教研两个教学机构分工合作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的职能,有利于动静分开,各有侧重。教务、教研两个教学机构均由分管教学的校长统领,就好比是用两只“拳头”抓教学,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