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引言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多采用厌氧技术,但(3)

2013-07-24 01:05
导读:由可见,发现常驻种群条带(A1, A2, A3 和A4)在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仅数量上有些变化,当碱度剧烈变化时,这些条带波动幅度较小。测序表明它们分别

  由可见,发现常驻种群条带(A1, A2, A3 和A4)在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仅数量上有些变化,当碱度剧烈变化时,这些条带波动幅度较小。测序表明它们分别与Alkaliflexusimshenetskii, Thauera terpenica, Sulfuricurvum kujiense 和Desulfomicrobium norvegicum 等菌株相似性较大。这些菌均为厌氧微生物,存在于各种厌氧环境中,部分种属能够利用广泛的底物发酵产酸。根据文献[7],在硫酸盐代谢过程中,反应器中微生物可分为两大类群,即产酸菌和SRB。产酸菌负责将大分子底物(蔗糖/果糖等)分解为SRB 可利用的底物乙酸,乙醇,氢气,甲醇,甲酸等,可见这些常驻菌群对硫酸盐还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产酸菌和SRB 的种间协作,形成良好的底物食物链关系,维持微生物代谢的较佳环境。
  第一阶段初期生物多样样性比较丰富,但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生物多样性指数呈降低趋势,部分微生物条带逐渐消亡,如条带A6 和A7,这可能与革兰氏阴性菌对碱度较为敏感有关[6]。而条带A10 和A13 所指示的种群开始富集。
  第二阶段碱度提高至1000 mg/L 的过程中,Veillonella sp. S101, Acinetobacter soli,Desulfomicrobium baculatum, Spirochaeta sp. Buddy 得以富集;继而提高至2000 mg/L 时,Desulfomicrobium macestii 得以富集, 同时Veillonella sp. S101, Acinetobacter soli,Desulfomicrobium baculatum 和Spirochaeta sp. Buddy 所指示的条带浓度继续加强。
  Desulfomicrobium baculatum 和Desulfomicrobium macestii 为不完全氧化型SRB[8],主要利用乙醇和H2 为电子供体还原硫酸盐,生长环境酸碱度范围较宽,最适宜范围为pH6.0~6.5,是该反应器中硫酸盐去除率的主要贡献者。
  
  3 结论
  
  进水碱度变化会明显影响硫酸盐的去除率。在没有加入NaHCO3 调节碱度的情况下,反应器的去除率为45%左右,当碱度提高至2000 mg/L 后,去除率提高到90%。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低碱度下,反应器内的产酸菌代谢产物降低了系统的pH 值,抑制了某些菌种的生长代谢,如Veillonella sp. S101 和Acinetobacter soli。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一些常住菌如Alkaliflexus imshenetskii, Thauera terpenica, Sulfuricurvum kujiense 和Desulfomicrobiumnorvegicum 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网提供大量免费硕士,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HU MINGCHENG, LONG TENGRUI. A study of the substrate competition between sulfate reducing andmethane producing or acetogenic bacteria [J],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2006,26(5):390~394.胡明成,龙腾锐. 含硫酸盐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底物的竞争[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6(5): 390~394.
  [2] WANG AIJIE, REN NANQI. Effect of key factors on sulfate reduction in an acidogenic sulfate-reducingreactor [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2, 34(4):18~26 .王爱杰, 任南琪.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影响硫酸盐还原的关键因素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34(4):18~26 .
  [3] MUYZER G, STAMS A J. The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of 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 [J], Nature reviews.Microbiology, 2012, 6(6):441~454.
  [4] APHA,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M]. 20th Ed. American Public Health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USA. 1998.
  [5] ZHAO Y REN N, WANG A. Contributions of fermentative acidogenic bacteria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to lactate degradation and sulfate reduction[J], Chemosphere, 2012, 72:233~242.

上一篇:引言 1906 年,德国的Alfred wilm 首次发现Al-Cu-Mg 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