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制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碳水化合物(3)
2013-08-22 01:04
导读:鱼体的血糖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又极易受环境因子刺激而发生波动,如温度、潜水、运动、摄食和光周期等许多因素均可对其产生影响 引。 本试验中
鱼体的血糖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又极易受环境因子刺激而发生波动,如温度、潜水、运动、摄食和光周期等许多因素均可对其产生影响 引。
本试验中,摄食高碳水化合物水平的鱼体内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这与碳水化合物对翘嘴红鲐 和南方鲇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结论相近。
说明一定时间内鱼体血糖浓度与其摄食碳水化合物水平呈正相关,可能是饲料中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鱼类某些糖代谢酶的活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供给能量、合成某些酶、维生素和激素等作用,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 。目前,有学者针对鱼体饥饿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变化情况做了大量研究 。本试验中,摄食高碳水化合物的试验鱼体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低碳水化合物组,与翘嘴红鲐摄食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后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升高相近 。这可能是因为过剩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同时增加了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提高了血脂指标。但王芬等 对异育银鲫和吴建开等 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研究结果中,甘油三酯浓度均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而下降。造成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试验鱼的种类、体重、饲料和养殖环境不同。
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的含量最高,但当动物肝脏损害时其血浆浓度也可升高。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导致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二者常作为评价肝功能的标志酶 ]。本试验中,随着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各组鱼血浆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虽无显著差异,但呈现上升趋势,再次说明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对厚唇弱棘俐的肝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鱼类前肠上皮细胞的浅部和纹状缘上,其在体内直接参与磷酸基团的转移和代谢,与脂类、葡萄糖、钙和无机磷的吸收存在正相关性,参与水生动物的骨骼矿化过程,在鱼类营养的吸收与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引。有关鱼类营养对血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碳水化合物对厚唇弱棘蜊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确定该鱼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需求量为34% ~38%。
中国网提供大量免费硕士,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