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发(2)

2013-09-05 01:00
导读:3.专业实践课 着眼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的综合训练,实现实践教学由单项模拟技能训练到合成实操的技能训练提升。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交

  
  3.专业实践课
  着眼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的综合训练,实现实践教学由单项模拟技能训练到合成实操的技能训练提升。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交往、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职业能力必须是在一种实操的环境下进行训练。专业实践课有独立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导书, 教学地点是在校外进行, 教学实施可以由专业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按规定程序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也可以通过和品牌旅游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旅游踩线活动进行教学。主要课程有《旅游接待礼仪训练》、《旅游资源考察与评价》、《华东线模拟导游》、《旅游信息化管理》、《导游资格证考证训练》等。专业实践课和相关的理论教学课程要梯次配置, 在时间安排上应置于相关理论课程教学之后。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要和职业资格证、技能证书的相衔接。
  
  4.毕业实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 能够为学生顺利就业准备心理、技能、实战经验。从实际操作来看, 毕业实习和就业往往联系在一起, 用人单位之所以同意学生前往实习, 也有储备人才之意。因此在组织和安排毕业实习时, 校企紧密合作, 无缝对接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的管理, 详细制定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 落实各阶段岗位轮换、技能操作指导负责人、毕业实习考核等各环节的内容, 以确保毕业实习效果和就业目标的达成。
  
  5.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毕业指导和写作过程, 应更多的体现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属性,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反哺实践的要求。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三年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自学能力以及专业实践技能的检验, 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做毕业论文的形式, 可以使学生在独立工作、治学等方面得到锻炼。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需要相应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要求。 中国大学排名
  
  三、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
  
  1.树立创新的高职素质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 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当之无愧的半壁江山( 见图1) ,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适应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 避免以普通高等教育或中职教育思维来规划高职教育的发展, 同时树立创新的高职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 而强调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这就要求高职旅游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 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素质。高职旅游院校的素质教育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 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能力与态度、教学与实践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要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要朝“双师型”方向发展, 而不是“双证型”教师。创新是高职旅游院校发展的动力。高职旅游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素质和技能新要求, 不断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创新, 以创新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能充分反映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趋势, 遵循教育规律, 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 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高整体素质, 注重人格的养成。通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力求形成特色鲜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 应在广泛调查相关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根据其对高职人才规格的需求, 积极引入行业标准, 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知识- 能力- 素质”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上一篇:【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检视我国法学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