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缘起(3)
2013-06-01 01:23
导读:因此,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史上,出现了一个先天不足的理论误区,即因为当时理论界(包括文艺理论界)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与一般
因此,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史上,出现了“一个先天不足的理论误区,即因为当时理论界(包括文艺理论界)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与一般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
美学的论著加以区别”,[18]于是在译介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观点与一些含有非马克思主义成分的文艺观混杂起来的情况,甚至把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阐释性著作误当经典著作来读解,理论来源的间接性必然带来理解上的误读。毋庸讳言,在这些阐释性著作中确实存在着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成分。这种理论来源的间接性自然会影响到周扬、瞿秋白、冯雪峰等党的文艺工作者。使他们没有更多条件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正如刘少奇后来所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又由于中国当时是客观革命形势很成熟的国家,要求中国革命者立即从事、而且以全部力量去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无暇来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19](P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