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4-01-13 01:52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浅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健词:课堂教学 跨意识 培养

  关健词:课堂教学 跨意识 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方面,结合作者的实践讨论了关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目标,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和实践体会。

    一、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交流的工具,反映了一个的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各个发展、居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具备的。

    二、培养的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人科,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能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发展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沟通,合作的能力。因此高中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也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总体目标:“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悉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的途径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因此也称文化导人。”文化的导人可有多种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应融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课堂这个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阵地,从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的传授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即使在高中阶段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要领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帮助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三点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

    1.特别注意一些表面对应的英汉词语,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引起不同的意义联想,我们称之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比如intellectual在英语中多指教授或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往不包括大学生或普通具备本科学历的公司职员,而与其相对应的,“知识分子”,在中文中更倾向于指所有上过大学的人,甚至早些年可能连高中都会包括在内。再比如owl这个词,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猫头鹰。在中国的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所谓“猫头鹰进宅,丧事进来”,可是在中,owl则是智慧之鸟,是睿智的象征。看过Harry Porter的人应该都记得里面的猫头鹰可是巫师的专属信使。

    2.特别注意一些由于文化涵义不等值性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习语及用法搭配。比如汉语说“小菜一碟”,英语说“Tt' s a piece of cake";在汉语中对老师的称呼是“王老师”,英语中则是Mr.  Wang,Mrs.  Wang, iVls.  Wang。汉民族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吐纳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会去专门信仰或崇拜某一个固定的神或偶像,所以中国人遇到困难习惯于说“老天保佑”,而西方大多数国家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说“God bless me"。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3.特别注意由因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于中生难以理解的表达。比如很多美国人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When you ' redown, you' re not necessarily out.”对于一个高中生,这句话中并没有什么生词,可是许多学生却对其含义不甚了解。其实这种表达来源于在美国很受欢迎的拳击运动。在比赛中若被对手击倒,裁判会进行数数计时,若是数到十还不能爬起来就被判输,但若是在这之前还能爬起再战,比赛将继续进行,即意味着还有赢的希望。所以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寓意是用于鼓励人们,当遇到挫折时,不要丧失信心,因为还是有成功的希望。再比如经常看英文原版的好来坞枪战片的人想必都很熟悉"freeze”这个词,当它从一个警察的嘴里喊出来时,它的意思是“站住”“不许动”,而非字典上所说的“冰冻”“结冰”。还有一个例子像“elderly people”和"senior citizens”这两个词,课本上给的解释都是。“老年人”。在中国,“老”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代名词,是受到尊重和羡慕的,可是在美国,人们普遍忌讳用这个词来描述人,因为它意味着没有用处,遭人怜悯和靠人施舍,所以有教养的美国人往往用“sen-f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代称老人。像这种因文化引起的定向思维的联想的表达方式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肯定是会造成一些理解及运用时的困难的。

    词汇的学习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基础更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词汇的教学中渗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既是贯彻教学大纲的正确教学方法,同时也使词汇鲜活、生动起来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生硬的语言符号,这样可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试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下一篇:浅析翻译中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