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语用学的社交语用移情观认为:跨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从交际的角度讲,汉英正是以表现形式再现以文化为背景的汉语文化形式的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上的移情作用,译者作为交际的一方,会尽可能把希望表达的思想(原文的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中国语言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英语展现出来,难免山现一些译文读者感到怪异、生疏的“离格”英语。但这些“离格英语”若从文化的角度看则很自然。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Venuti)认为,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有一种陌生和疏远感,即感悟到了文化差异,外国文本在目的语中就获得了一时的解放…。译文的读者作为交际的另一方,他们知道自己的是译本,译本里讲的是外国事和外国人,因此他们会设身处地,尊重异国的国情和文化,“移入感情”到译作中去。请看《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u¨中一些有关的译例。例1“田中正是吃在碗里看在锅里,陆翠翠毕竞是个处女呀!””“TianZhongzhengisamanwhohashiseyeonthepotwhilehe’Seatingoutofhisbow1.Afteral1.LuCuicui’Savirgin!’,…㈣例2“俗话说:物以类分,人以群聚,这种把人也分成类或许还有几分道理,可这几分道理我也能知道!’’Ⅲ(266)“There’Sasayingthatgoes,Objectsaredividedintocategories,peopleraebroughttogetherincrowds.Now,theremightbesomethingtodividing people into categories,butthatdoesn’ttellmeanythingIdon,talreadyknow.
例3“龙生龙凤生风,老鼠儿子能打洞,这小子就杀了人!’’n翱Adragon’Ssonisadragon,aphoenix’ssonisaphoenix,na darat’Ssonknowshowtodigaholeintheground.Sohemurderedher!,,例4“即就还有一个名额,狼多肉少,能争得我吗?’’‘。“Thatonlyleavesonerela opening.na dthereraeplentyofpigsatthetrough,SOwhatmychna ces?’’
语用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使原文和译文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上述四例言简意赅,饱含文化色彩,译文与原文完全达到了语用等效。如果译者认为译文读者虽然不熟悉某种语言现象或意境甚至对之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他们可以通过译作提供的语境来理解该现象或意境,那么他就可以采取异化的策略,将该现象或意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去。
例1的“是吃在碗里看在锅里”直译为“has his eye on the potwhile he’S eating outofhisbowl”,虽然这一语言现象可能并不被译文读者所熟悉,但他们根据译文所提供的语境“Afteral。LuCuicui’Savirgin很容易理解其文化形象,从而推导出暗含意义(implicitmeaning),即田中正对女色贪婪成性的丑恶嘴脸。例2、例3中的“物以类分,人以群聚”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能打洞”在译入语中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表达法,如“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或“FinefeathersmakeifRebirds.”和“Like father,likeson.”但译者却没有用译语所固有的文化形象去替代原语的文化形象,而是将原语的文化形象直接移植到了译语中。而译者的这一抉择既是基于对译文读者和译文语言的正确判断,也是基于翻译乃文化交流之目的。例4的“狼多肉少”的文化形象被转换成“plentyofpigsatthetrough”以后,虽然很地道,但其结果却使原文的“狼多”变成了“猪多”“肉少”变成了“槽口小”。其实,“狼多肉少”完全可以按照汉语的文化意象翻译为“There’Stoo little meatfor SO many wolves”n n,译文不仅能够传达原作的真实意图而不被译文读者误解,而且还为译文引进了异域文化。虽然译文读者对这一文化意象的表达不甚了解,但基于读者的世界知识:狼是一种生性凶猛、残忍、贪婪的食肉动物,“There’StoolitlemeatforSOmnaywolves”的“狼多肉少”的直观形象更容易在译文读者头脑中产生这样的联想:名额之少,竞争之激烈,宛如一群饿狼扑食之势,从而达到翻译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这些汉英翻译文化因素移植现象在译入语中的出现如初酿新酒,初次品尝,总觉得口味有点“怪异”,经过一段时间的老熟醇化,便可逐渐为异域读者所喜闻乐见,因为“移情作用是对他人或他文化的欣赏,使人认识到自己的语言、文化、举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
三、结语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要使这种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译者应在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在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与认知期待的条件下,把原文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在处理汉英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时,译者作为汉语文本的读者,应乐于语用移情,尊重、适应汉语文化,并在准确判断英语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尽量地采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译语中去。但由于译文的服务对象是英语读者,文化移植不能局限于语言形式的片面对等而应注重对词语文化内涵的移译,只有文化的移植才有利于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弘扬和异域文化的本土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