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普通话中已用语素构成的词,香港话中仍用音译词,或者两个词并用不悖。例如:
2. 普通话中用音译词,香港话中也用,但两者写法、译法不同,或部分不同,例如:
3. 普通话和香港话中所用的音译词完全相同的。例如、咖啡、可可、柠檬、芒果等。
第一类音译词,数量不少,通常认为不能算作规范之内的,因为汉语语素有表意作用,它构成的词能望文生义,优越性大,那么,香港话中大量存在的这类音译词就只能归入方言词之中,是方言词中的外来词。
第二类音译词在写法、译法上也要统一规范,恐怕要研究一下是谁译得好,写法好,再来规范。
第三类情况是最理想的情况。
也还可能有的新情况是,香港首先吸收音译外来词,普通话中还没有,这可以给普通话吸收外来词创造有利的条件,让香港成为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一个重要港口,成为基地,因为香港的全方位开放给汉语提供了这样一个好机会。因而在词语规范问题上,对香港吸收外来词,运用外来词,要大大放宽尺度,也要实行 “一国两制”,不要强制规范。有外来词的 “滥用”,才有去粗取精的机会。比如,香港译的 “保龄球” (音译Bowling+汉语语素 “球”)就比普通话原来叫的 “地滚球”要好,符合汉,所以前者取代了后者。
综上所述,小结以下三点:
一、 研究香港流通的词汇,要从多角度观察,既要注意到它的方言特点,又注意到它的特点。
二、 香港地区流通的词汇,一部分有别于中国内地,由此可知澳门地区、省以及中国以外的东南亚华人社会,欧美等地华人社会都会有一部分词汇是本地特产,适应当地的社会,因而,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范围是如此之广,是要超越了国界的。
最近,香港中国语会提出了各地工作者牌鹗掷垂步 “全球华语大词库”的设想是十分积极的,有利于汉语的丰富发展。
三、 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的词汇规范,是否既要考虑到词汇和方言区域的关系,又要考虑词汇和社会休戚相关的情况。希望能有一个关于普通话词汇规范的规范说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