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颜色词英汉互译技巧(2)

2014-03-08 01:32
导读:黑色在中国和 里都以贬义为主,常与“坏的、邪恶的、非法的、秘密的”等联系在一起。中有“黑心、黑帮、黑市、黑货、黑名单”等。中有“black-hear

      黑色在中国和里都以贬义为主,常与“坏的、邪恶的、非法的、秘密的”等联系在一起。中有“黑心、黑帮、黑市、黑货、黑名单”等。中有“black-hearted(黑心的),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mail(勒索、敲诈),black dog(沮丧),black sheep (害群之马)”等。

      (三)背景、宗教信仰的差异

    各自古就用颜色代表政治派别或地位。中国从唐代起就以服饰的颜色来分辨官位品级,皇帝著黄袍,亲王及三品官员著紫袍,四品、五品著红袍,六品、七品著绿袍。官服上有文饰,而平民之服无文饰,所以称白衣.黄色也为中国道教人士所偏爱,中国道士大多头戴黄色的冠帽,所以“黄冠”就成为道人的代称。颜色的文化色彩在中国政治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称“红军”,所驻扎区域为“红区”,共产党的政权称为“红色政权”。而国民党常常跟白色联系在一起,国民党控制的军队被称为“白军”,所控制的地区被称为“白区”,国民党的残酷行为被称为“白色恐怖”。再看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曾有过大批带“黑”字的词语,如“黑五类”、“黑帮”。

  “黑干将”等等,当时是指反毛泽东思想或反革命的意思,与之相对应的是红色,如“又红又专”、“红色接班人”、“红卫兵”、“红旗”等,这些词语里的“红”字当时都是拥护革命的意思。

    在“荷马史诗”中频频使用“the black death"(黑色死亡),the dark came whirling across one's eyes(暗遮盖T某人的眼睛),black night came whirling down across one's eyes(黑夜笼罩了某人的眼睛)等来表示死亡。在圣经里,黑色象征着魔鬼与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被认为是死色。耶稣的受难日是星期五,因此把这一天称为black Friday.所以,西方人把黑色视为禁忌之色。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的象征。在圣经中出卖耶稣的犹大身穿黄色衣服,yellow也就被赋予了“胆怯”、“无耻”之义。

    三、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的影响

    “翻译即交流文化。”在颜色词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语和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文化和文化的差异,原文指称、言内和语用三种意义移植到译文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障碍。我们应设法消除障碍,使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失真减少到最小,在译语再现源语过程中,由于两者的差异,译语和源语所在文化氛围的不同,在理解原文信息和作者创作意图时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带上主观色彩,有时可以采用独特的处理方法,体现自己的风格。对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异中求同”,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也要敢于创新。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语用意义相当复杂,颜色词的翻译也就比较困难。例如红色(red)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都相当普遍。上文己提到过“红”在中国中表示“幸运、幸福、吉祥”,多为褒义。而在英文化中红色(red)就带上了很强的贬义。下面请看中西方两部著名的小说名的翻译,以管窥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翻译的影响。

    汉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颜色词的运用也丰富多彩,灿烂夺目。最典型的要算曹雪芹先生的巨著  《红楼梦》.《红楼梦》中的“红”寓意非常深刻。“红楼”旧指富家女子的住处,指华美的阁楼。在这部文学巨著中,它象征着贾府;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生来爱“红”,爱的是那些薄命的红颜女子。“红”在小说中也象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所以“红”对小说有着至关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是小说思想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贾宝玉性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翻译这部巨著时,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将《红楼梦》只译其原名《石头记》<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使译名失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变得平淡;同时,他用Green Boy ,  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分别来翻译“怡红公子”、“怡红院”,这些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红”的语用意义,同时也削弱了原著浓厚的色彩。后来有人将书名译为"A Dream in Red Mansion"明显比前者较忠实地反映出这部文学巨著的深刻含义和深远的影响。

    又如美国著名作家Nathaniel Hawthome的小说TheScarlet Letter(1850)享誉中外。它在中国的影响当然受益于它的译名《红字》.小说名中的Scarlet是指一种鲜红的颜色,而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词是有深刻意义的:它一方面指字母“A”颜色如鲜血一样的鲜红欲滴、令人惧怕;另一方面“Scar(伤疤)’’又暗含这颜色的由来,是刻在女主人公胸部令人恐怖的鲜血经时历久的凝固,令人不禁为女主人公的命运不公而愤怒、怜借。译名《红字》选择了“红”是因为红是血的颜色,鲜红的印记。它可激发译文读者的好奇心,并使人产生疑虑一一鲜红的字该刻在什么地方呢?译名很好地做到了引人入胜,使人心中对主人公悲惨而不公的命运产生共鸣,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英汉颜色词对译技巧

    关于翻译的标准,张培基先生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忠实指忠于原文的内容,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畅、易懂,符合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颜色词时,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完全对等,而应追求语用等值,准确地翻译出“颜”外之意。从众多翻译家的实践经验看,英汉颜色词的互译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保留原色对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的联想意义存在相似之处,即共性,这就为我们直译这些对等的颜色词奠定了基础。例如:

      (1)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Robert Burns)

    啊,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里迎风初放。  (田乃钊译)

      (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睛白多黑少的人。(鲁迅:《范爱农》)

    The speaker was a tall, burly fellow with long hair and more white than black to his eyes.

      (二)转换形象归化法

   [2]   

上一篇:论析《尔雅•释亲》亲属称谓体现的文化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