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2014-03-08 01:35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试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从相互影响的观点出发,指出在


  [摘要]从相互影响的观点出发,指出在教学中应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并分析了这种渗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扣国文化是山,是水。”关于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徐葆耕认为,“中国的经典,多数受‘文以载道’的影响,强调教诲,希图教人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着无疑是有意的。但与之俱来的缺憾是表现人性的丰富性方面受到限制。在西方文学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到人生有如河流般的活泼性与易逝性。西方文学认为,裸露的灵魂是美丽的。他告诉我们灵魂中有光明与黑暗,并把人类已积累的痛苦的摸索展现给我们。”可见,一个希望全面认识自己的人,不仅应该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应该了解西方的文学。本文仅以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英美文学课程为例,谈谈中国文化因素与英美文学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对广大教者和读者有所启示。

  一、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的可行性

  由于优秀文学作品和先进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或者《英美文学史》时,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大胆引入中国文化因素。这样不仅可以使老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求学贯中西,而且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活跃课堂气氛。笔者以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背景知识。如在讲授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时,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该时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2.它和我国的哪个朝代大同小异?3.这一时期的文学有何特征,和我国的哪个时期的文学具有相似性?在听取学生不同答案后,可告诉学生:总体而论,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无论是其领土、和特性都和我国的元朝大同小异。因为元朝时期亦是一个人口众多、疆域辽阔、极富侵略性的朝代。当时许多深受其侵略之苦,而且至今仍有许多周边国家对当时的“黄祸”谈虎色变;该时期的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诸如狄更斯和哈代便是这一时期文学潮流的领军人物,这和我国当时处于白色恐怖统治下的“左翼文学”相似,因为作家都以揭露和批判现实为己任,以同情和反映民间疾苦为目标。通过这样的对比,便很顺利地实现了中西和文化的结合和统一,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作品题材。作为一种小说形式,冒险故事是英美小说的重要内容,它是英美文学的一大特色。英美两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都善于以主人公的冒险故事和探险精神去吸引读者,从而取得某种特殊的魅力和感化效果。因此,在讲到有关冒险题材的小说作品时也可将我国古代著名的冒险故事进行对比。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西方小说家们并不仅仅在为娱乐、刺激而写冒险故事,他们是在为的侵略扩张以及海外掠夺呐喊助威和歌功颂德。而郑和航海的目的却非如此,“朕派你下西洋,一是联系友好邻邦,二是去查实建文帝是否已经逃到海上。”从这两个目的来看,当时郑和出海远没有鱼肉别国百姓和抢夺财富之动机。但西方的航海家却恰恰相反。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划地为营,据为己有,无论是哥伦布、麦哲伦还是达加码都毫不例外。通过穿插郑和航海的故事,学生当即明白原来航海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力的集中体现,而且出海的动机和目的又各不相同。于是他们就会重新审视和领悟英美冒险小说的本质,而且理解更加深刻。

  3.传统观念。在讲授培根的著名随笔《论婚姻与单身》时可以很自然地将我国的一些封建的、不公平的陈规陋俗结合起来。培根认为,妻子就丈夫而言,是“年轻人的主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保姆。”他还认为,“女人即使家给了坏男人,婚姻也给妻子提供了改正他们错误的机会”。实际上,这种男尊女卑的婚姻观在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里同样可以找到相似之处。中国的封建传统认为,品质优良的女性必须严遵“三丛”和“四德”。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以及“女德、女言、女容和女工”。虽然培根不是在做中国式的道德说教,其本质如出一辙,即他亦认为男尊女卑,女人生来是男性的附属物。所以,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中西文化都有其糟粕的一面,我们必须本着批判的原则对其有选择性的继承。

  4.历史事件。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铸就了一带作家的文风。在那样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作家不但自己积极生活、笑对人生,而且笔耕不辍地感染和鼓励他人。但由于欠缺历史知识,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解这一运动。此时可将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与之联系起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千秋的大业。在这一点上它和美国的西进运动相似,二者同以发展为目的。但是,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因为西进运动不但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而且还伴随侵略和扩张!“1821年时,其领土仅有440万平方公里;至1853年,美国的领土已扩大到770万平方公里,疆土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短短30多年,其领土增加了330万平方公里,美国人西进扩张的锐气和气势由此可见一斑。”更有甚者,土著印第安人在这一运动中被驱逐、遭屠杀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也是美国西进运动充满血腥的另一幕!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会对这两种历史和现象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1]   

上一篇:关于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