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洗发水名称的词汇与文化特点(2)

2014-04-01 04:29
导读:1.专名+效果/功能作用+拟人化称呼 这种拟人化称呼的加人使产品更具专业性,令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如:舒蕾柔顺专家(专名+效果+拟人化称呼) 舒蕾清凉天

    1.专名+效果/功能作用+拟人化称呼
    这种拟人化称呼的加人使产品更具专业性,令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如:舒蕾柔顺专家(专名+效果+拟人化称呼)
        舒蕾清凉天使(专名+功能+拟人化称呼)
        舒蕾去屑先锋(专名+功能+拟人化称呼)
    2.专名+来源+功能作用+通名
    如:西亚斯印度式去屑按摩洗发露
    3.专名+适用人群+材料+通名
    如:黛丽小叮当儿童草墓洗发香波
    4.专名+适用发型+通名
    如:欧莱雅直发洗发水、欧莱雅烫后洗发水
    5.专名+嗅觉感受+通名
    如:芬妮沐秀香水洗发露、美国汉莎果味洗发水

    三、根据洗发水名称划分出洗发水种类
    1.基础型:对头发起到基础护理作用,适合家庭使用。如多效护理、均衡滋润、洁净呵护、清凉舒爽、深层洁净、自然平衡等。
    2.功效型:即从功能作用上看,能实际消除发质存在的间题,如止痒去屑、防脱生发、受损发质修复、平衡控油、润泽保湿、柔顺发芯、深层滋养等。
    3.美发型:即从效果上看,如乌黑莹亮、丝质顺滑、弹性丰盈、柔亮保湿、多效高效、柔亮质感、散发花香等。
    4.天然型:即从材料上看,含有一种或几种天然提取物或成分,如香薰、人参、草本精华、首乌、乳液、小麦蛋白、珍珠精华、花香植物、银杏、黑芝麻、茶树精华、蛇胆、紫丁花、草毒精华、生姜、芦荟精华、中药精华等。
    5.综合型:即综合以上特点的复合型,如天然去屑洗发水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洗发水名称中折射的文化信息
    (一)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头”。头,身体之首,是尊严的所在,不能乱摸。头之毛发,称为头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仿佛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弃也。”中国人对头发有着特别的情结,中国人的头发以乌黑为美,黑发更是青春的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的女子除相貌外,最注重头发的修饰。传说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卫子夫就是被她的秀发吸引住了,“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战国策》里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两千年过去仍是如此。
    古代人洗头发用皂角或者猪等。猪等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菩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现代人对头发也是同样的呵护,对洗发护发产品也更加讲究了,因此符合中国人对头发情结的洗发水名称成为商家的首选。
    (二)中国头发文化的传承
    我们的祖先,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留着长长的散发。在清朝,男人更是留起了黑辫子,这辫子可是大清帝国的一大标志啊!清朝末期,一些留学在外,思想开放的中国人开始剪断了粗辫子,直到辛亥革命后,这种行为才逐渐被人们接受。于是,就有了现代社会的青年头,这个转变可是中国头发文化的一大进步!  
  头发有时可以作为一个人的象征。文学史上一代巨匠鲁迅先生的头发,可谓发如其人,那寸把长的头发根根竖起,就如他那倔强的性格和顽强的对敌斗争精神,给人一种精神抖擞的感觉。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头发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应地,洗发水行业也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通过洗发水来增加头发的魅力。因此,洗发水名称成为商家吸引消费者的首要祛码。总之,头发文化已经逐步被列进社会文化中。
    (三)充分利用汉字承载的丰富含义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洗发水名称中汉语词汇的选择也充分利用了汉字承载的丰富含义。一些汉字具有直观含义,人们看到它的同时便在感观上产生对应的外在形态,如:飘、飞、柔、清、香、顺、丝等。还有一些汉字并不具有感观性,但人们却能够凭借联想来获取信息,如:婷、璐、逸、舒、秀、伊等,其中“伊”为古汉语用词,是指代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如“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四)利用自古以来花草等植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从古至今,自然界的花草等植物在人们心中便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人们认为它们吸取了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仙子,并给它们赋予人的品性,认为它们品格高尚、纯洁,因此在古代便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称。这种对花草等植物的感情在洗发水的命名中也有所体现,据统计,在洗发水名称中,含“花”或与“花草”有关的名称占35. 300,如芙、莲、蕾、芬、花、兰等。
    总之,洗发水名称不仅仅一种符号,它更承载了语言本身和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含义,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上一篇:浅析汉语教学:透视“汉语热”背后的文化传播 下一篇:论析翻译与文化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