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翻译与文化信息传播

2014-04-01 04:29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论析翻译与文化信息传播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符号;翻译   论文摘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符号;翻译
  论文摘要:翻译所进行的是语言的翻译,就必然与文化相联系,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信息的传播。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了翻译的文化传播特征及其传播属性,以及翻译的文化传播对我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语言符号与文化唇齿相依,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的载体,并促进文化的发展。但语言同时又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它的传承得靠语言来进行。只有交流、沟通,文化才能丰富发展,而要交流与沟通就得借助翻译。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
  一、符号、文化与传播
    符号是语言的体现形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符号的土壤,文化只有传播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语言符号、文化及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文化与符号
    无论就广义文化或狭义文化来说,语言都是表达它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并不是说语言的声音是形式,其意义就等于文化,我们是把语言符号的整体看成民族文化的重要表达手段的。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和沉淀。文化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是符号的世界。从作为文化的前提的语言开始,到他与同伴的符号的关系、社会地位、法律、科学、艺术、道德、宗教与无数其他事物,人的行为除了饥饿与性的生物需要等基本方面之外,都由符号的实体支配”(贝塔朗菲,1987: 165)。格尔兹则认为:所谓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人类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生命的态度”(转引自庄晓东,2003)。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传播与符号
    英语中的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s,其原义为“分享”和“共有”。15世纪以后逐渐演变为现代词型,其义包括“通信、会话、传达、沟通”以及“交流、交往、交通”等等。19世纪末起,Communication一词成为日常用语并沿用至今,成为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
    由于传播的研究范围极广,学界对“传播”的定义如同对“文化”的界定一样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过程”说、“互动”说、“共享”说、“影响”说和“反应”说等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传播”进行解读。但人们对传播达成的共识是: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社会传播可归结为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正是由于人类社会有传递信息的需要,才有了传播行为的发生。
    传播离不开媒介和符号,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符号与媒介是一切传播活动赖以实现的中介。传播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传播主体都希望达到一定的效果,可以说,传播主要指的是人类动态地传递信息、观念和感情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类交往沟通的社会性活动。传播的核心是信息,它是信息的流动过程。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既不存在没有信息的传播,也不存在脱离传播的信息。
  二、翻译的文化传播的特征
    一个民族语言折射出这个民族纷繁多彩的文化形态,所以文化信息传播不仅是物质的、文化形式的引人,更主要的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社会心理、感情传达等心态文化层面的相互接触与认识,选择与吸收,同时也涉及各文化层面上错综复杂的关联以及深层次的转化与变异。文化与传播是互动和一体的。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它表现为以下特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文化的社会性,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离开人这个传播的社会主体,传播活动就不能进行;文化的目的性,人类的文化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有目的、有指向的活动,这就和动物本能性的机械生存传递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化的创造性,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人类对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处理,处处都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彰显着人类的创新;文化的互动性,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是传者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文化的永恒性,文化传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超时空、跨种族,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恒久不变的人类活动。
    没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任何文化都将是一种“死文化”而不是一种“活文化”;文化是社会经验,是社会习得,它只能在社会生活的实际交往中完成;文化又是历史传统,是世代相传、不断延续的结果。文化帮助我们知道过去、认识现在、明白将来,推动社会有序地向前发展。文化是传播的内容,传播是文化的形态,文化与传播互为生存的条件并寓于传播之中,不可分离。
    文化作为符号存在本身也说明了文化对于传播的依赖性。文化目的就是为了传播,任何符号只有在传播中才获得意义和价值,没有传播,符号便没有了意义,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动物不能进行符号传播,所以没有文化。人则因为有了符号传播而成了文化的动物。所以,文化是动态的,处在不断的传播之中,而文化又是多元的,它传播不是单向、封闭的,而是多维的、交叉的,这就是跨文化传播—翻译的文化传播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各种文化不断相互融合的翻译的历史。多样的文化造就了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而跨文化信息传播的手段—翻译则打通了不同文化社会之间的分割,形成了一种文化信息与另一种文化信息的交流互动,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创造了共享的人类文明。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中介,参与文化符号的解码和编码活动,因而同时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翻译的过程本身,既是文化行为,又是传播活动,是发生在语际交流过程中的跨文化信息的传播。一方面受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翻译的表象见于符号转化,反映了人的符号存在,更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跨越文化障碍而进行的文化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它类借助符号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传播。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Rassnett McGuire:“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不可能忽略心脏周围的身体器官,同理,译者在处理文本的时候也不应该冒险与文化隔绝”( Susan Bassnett McGuire,  1988:  82)。她的“外科医生—心脏—肌体”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译者—语言—文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文化是肌体,语言是心脏,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延续不息,外科医生在进行心脏手术过程中不能忽视心脏周围的组织,译者处理文本时也不能忽视文化肌体。语言与文化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完整,才能传承下去。

  三、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上一篇:浅析洗发水名称的词汇与文化特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