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叙述视角和写作意义(1)(2)
2014-05-08 01:03
导读:无论是作为一种生物性别抑或是一种社会性别,女性长期以来只能存在于男性叙事中,始终处于被叙述、被窥视和被支配的困境,承受着男性咄咄逼人的凝视目
无论是作为一种生物性别抑或是一种社会性别,女性长期以来只能存在于男性叙事中,始终处于被叙述、被窥视和被支配的困境,承受着男性咄咄逼人的凝视目光和语言暴力。在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性叙事中,女性形象不是“天使”便是“魔鬼”,男性人物形象则代表着规范、价值标准和强势话语。将女性神圣化,是由于她们乐于为男性而奉献或牺牲,把女性妖魔化是源于对她们不肯顺从的厌恶与恐惧。究其实质,无非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女性进行着歪曲和贬抑。总之,女性形象在传统意义上沦为了一个“空洞能指”。真实的形象便难以在文学中得到正视,遑论专注于书写女性独特的感觉和经验世界,表达她们的意志和愿望。
选择何种叙述角度表明的是一种叙述姿态,更本质地说,它暗含着作家本人的某种精神立场。《傲慢与偏见》围绕班特纳家五个女儿的恋爱和婚姻来展开故事,这里有班特纳太太的喋喋不休,吉英的大家风范,伊丽莎白的聪慧机智,曼丽的矫揉造作,丽迪雅的放肆嚣张,达西的高傲冷淡,彬格莱的温文尔雅,柯林斯的口若悬河……通过频繁的舞会、喝茶、拜访等简单的生活场景把这一切铺陈出来。小说设置的不再是男性或超性别叙事视角,主要人物形象不仅都是女性,而且在小说中占据了主动的叙事地位。小说共六十一章,始终是围绕女性人物形象来组织叙事结构的,“小说的前十章表面上以吉英为中心,但从十一章起,她就逐渐降为妹妹的陪衬了”②。如果说前十章主要以班特纳太太的大女儿吉英为叙述重点,逐步展开小说叙事,那么后五十一章则是以二女儿伊丽莎白为叙事的中心和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来观察问题,讲述故事。在法国学家热奈特那里,视角就是如何聚焦的问题,他将叙事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就小说整体来审视,《傲慢与偏见》无疑选择的是非聚焦型视角,这是一种传统的全知视角类型,亦即托多罗夫所谓的“叙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