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1)

2014-05-07 02:50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正 文】     一、研究理念 篇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正 文】     一、研究理念 篇章语言学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研究,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言谈过程的制约和对语言产品的影响。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言谈过程的制约,形成自身独立的一个门类——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语言产品产生的影响,形成自身独立的一个门类——篇章语法(Discourse Grammar)。
篇章语法分析是以语法范畴为出发点的、针对跨句语篇的语法现象的分析。它关注不同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在语篇当中的地位和功能,关注交际互动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乃至语法手段的塑造。在一些文献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文献,话语分析(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Text Grammar)与篇章语法是可互换使用的术语,如Brow and Yule所著Discourse Analysis。(注:G. Brown and 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以篇章—功能为导向的语法研究有两个目标。其一是描写,说明使用者如何运用语言形式。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表达“内容”相同而表现“形式”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指称一个对象,可以用名词短语、光杆名词,也可以用代词,说话人在怎样的情形下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二是解释,回答“语言结构形式何以如此”。比如代词,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这个范畴,代词的普遍性是由什么机制决定的?
功能语法学家从三个方面寻求对所描述现象的解释。第一,认知视角的解释。第二,社会或互动视角的解释。第三,历时演变的解释。这三个方面事实上是相互联系的。功能语法学家认为,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源自交际中不同的功能需求,不同的需求之间的相互竞争塑造了语言的结构形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基于上述基本理念,篇章语法研究者特别强调研究对象的自然性,研究自然发生的语言材料(naturally occurring data)——真实的篇章和自然的言谈。不仅重视言谈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同时也重视言谈环境(extra-linguistic context),并且强调语言形式的选择不是一个单向的表达过程,更是一个交际参与者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基于“语法乃言者着力之码”(" grammars code best what speakers do most" )这一理念,认为语言成分的使用频率对理解语法结构的动因至关重要。
汉语篇章语法研究的专著近年来有屈承熹的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注:Chauncey Chu,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1998. )研究范围包括小句(clause)的某些部分、复句以及段落,认为篇章语法跟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有如下区别:(1)话语分析一般来说注重交际,而篇章语法较注重结构。(2)话语分析既研究口语也研究书面语,而篇章语法在本书中主要考虑书面语。(3)话语语法既强调小句结构语法层次上的话语结构,同时也强调话语层次上的结构。作者还认为,句法在代词化、反身化、体标注(aspect marking)等方面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篇章语法里得到较好的解释。这本书一方面吸收了汉语篇章语法的主要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对作者自己多年研究的总结。其中有关汉语话题的原型分析法、汉语主从关系和前景结构之间的关系、体标记的篇章功能以及段落和超段落的分析特别具有启发意义。     二、信息流   2. 1 名词性成分与认知状态
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是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核心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将信息由言者/作者传递给听者/读者。不论从言者/作者还是听者/读者的角度看,信息在表达或理解方面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从言者的角度说,要使所言之不同方面处于注意焦点(focus of consciousness)或者离开注意焦点;从听者的角度说,要关注对方所述内容同于或者异于自己的预期和已有知识。在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概念在人大脑中的认知状态是不同的,信息的传达必然涉及言者与听者的动态认知状态。从言者的角度说,为了使听者关注重要的内容,在处理旧信息(即言者认为听者已知的信息)与处理新信息(即言者认为听者未知的信息)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一般来说,言者认为听者已知的信息,编码方式简单;言者认为听者未知的信息新信息,编码方式繁复。这个由简到繁的等级可以表述为:
上一篇:从藏缅语族语言反观汉语的被动向(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