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语素“儿”的性质之我见(1)

2014-06-05 01:10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语素“儿”的性质之我见(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对于在北京话以及广大北方方言中存在的儿化音节中
[摘 要] 对于在北京话以及广大北方方言中存在的儿化音节中的“儿”的性质一直存在着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儿”作为词缀的语素,也有人否认“儿”的语素身份,理由是儿化音节中的“儿”不够一个音节。本文将从词缀和语素的定义出发,指出对于语素的理解不应该狭隘,重点讨论了“儿”作为语素的几种不同的情况。   [关键词] 儿;词缀;语素;不同
  
  1 引言
  
  “儿化”现象是北京话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关于“儿化音节”中的“儿”的语言性质,语言学界都存在分歧。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朱德熙《语法讲义》及通行的黄伯荣和廖序东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等,都将“儿”与“子”、“头”等词缀语素并行列举,赵元任主张“卷舌韵尾儿,或更确切地说从里、日和儿派生出来的三个同音后缀,是官话中仅有的非音节语素。” [1]但也有人否定儿作为词缀语素的资格,他们提出的理由主要是语音上的。葛本仪、李立成否定“儿”作为词缀的资格,葛本仪认为词素应该有独立的音节作为自己的语音形式,“而儿化只是一个音节中发生的音变现象”[2]。 李立成也认为“儿化纯粹是一种语音节律现象,把儿看成是唯一的不成音节的构词后缀当然也就不合适了”[3]。
  本文根据以上诸家观点,从词缀和语素的定义出发,分别讨论不同性质的“儿”。
  
  2 不同性质的“儿”语素
  2.1 汉字“儿”的本义指“小儿”。《说文》“儿,孺子也。”段注:“儿孺双声,引申为幼小之称。” 这类 “儿”属实词,具有实在的意义,语音上自成音节,是词根语素。在语义上具有如下几种: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儿1:小孩子,如 婴~、 幼~、~童、~科、~歌
  儿2:孩子,如 女~、胎~
  儿3:男孩子,如 ~子、孤~、~女、~媳、生~育女
  儿4:泛指人,如 健~、宠~、混血~、低能~
  这类“儿”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是词根语素,是用来构词的实语素。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儿化”音节中“儿”的性质。
  2.2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儿”与“老”、“头”、“子”等同看待为词缀。关于词缀的定义,朱德熙《语法讲义》认为词缀具有如下特征:表抽象的语法意义;定位语素; 黄伯荣和廖序东《现代汉语》中对词缀的描绘是“加在词根后头,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就是词缀。” [4]
  考察诸位先生对词缀所下的定义,我们对词缀有如下的认识:
  (1) 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不能单独使用。
  (2) 词缀位置固定,一般只能放在其他词的前、中、后。
  (3) 词缀本身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仅能表现某种抽象的附加意义,即语法意义。
  所以词缀是汉语中位置固定,仅能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起构词作用的不自由语素。
  关于语素,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中:“语素的通常定义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1] 黄伯荣和廖序东《现代汉语》:“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4]
  认为“儿”不是语素的观点是从音节的角度考虑的,因为儿化后的“儿”没有独立音节,只是附着在词根韵尾上。但是我们知道,语素若从音节上分,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同样也可以包括不够一个音节的语素,也就是“非音节语素”[5] 。 “对于语素的意义,理解不应狭窄,实在的有指称性的意义,虚灵的附属色彩或意味也是意义;抽象的语法特征或功能也是意义。”[5]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下面我们从“儿”在北京语以及普通话中的语言事实分析“儿”的 语素性质。“儿”在词中有三种作用:把一个现成的词变成另一个词;把不成词语素变成词;增加或改变词的附加意义。
  2.2.1 “儿”可以使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也可以使一个现成的词转化为另一个词。
上一篇:“瘦诗人”做起了”小粉红花”的梦——我读《 下一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