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抒诗歌艺术中的品质与价值(2)
2014-07-10 01:30
导读:终生都只能在自我设下的迷宫里打转,不明来路,不知去向。也有些人虽明知无须去追问痛苦的价值,但一个人独 处时仍难免自问,那在凌晨三点的光线
终生都只能在自我设下的迷宫里打转,不明来路,不知去向。也有些人虽明知无须去追问痛苦的价值,但一个人独
处时仍难免自问,那在凌晨三点的光线中反复折磨自己的究竟是什么?”这段话是我不久前在某位诗人博客中读到
的一段话,它非常贴切地阐述了诗人写作的某种动机,可以说道出了“对抗”的根本所在,以及“消解”的意义所
指。汪抒的诗歌,难能可贵的,他将一切赋予诗人的思想品质又重新回归到现世的真实与朴素之中,他在构建艺术的高
台的同时,又拆解了艺术上的高台,在自我的对抗中,寻找出口,自我消解,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那淡而鲜
明,朴而至纯的思想境界与诗歌语境。汪抒重新让艺术变得贴切,鲜活,血肉鲜明,仿佛可以触手可及,又无所循
迹。这种对抗与消解的完美结合,直至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与思想当中,这不能不说是汪抒诗歌技艺的极致表
现。 他们已先后消失在对岸但稀疏的人影还没有消失------《消失,或没有消失》推窗远眺,街道、人群,屋脊、林梢和天宇,我们被嚣声包围着,但我们已然获得了安静。阅读汪抒诗歌,可以设
想在某种场景之中甚至是可以虚无地触摸到某种强烈的画面所投放出来的质感,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一个深陷泥沼
的人,心中填满了焦灼、失落、紧张的情绪,而此时,他被一双温暖且有力的大手轻轻提起,在飞离的半空中,那
人同样经历着恐慌、不安与忐忑,直到那双无形的手将那个人重新放回到陆地,哦,他在感叹脱身险境的同时,又
无比幸福地呼吸着陆地上的空气,阳光与风景。文字终究是能抚慰人的。在不断地“对抗”和“消解”中,汪抒找到了那个支撑他身体与思想平衡的点,并且闪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光,洞穿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和历史后面的虚无。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听到了那冥冥中的叹息和呼救,同样获得了慰
藉和释怀。或许,这就是汪抒诗歌艺术的品质与价值所在吧。
论文出处(作者):宇轩
诗歌论文-新世纪诗歌叙事特征探析
隐喻理论在汉语花喻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