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我看马克思文学
2014-07-16 01:09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论文学作品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我看马克思文学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摘要]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
[摘要]马克思主义从
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学活动,创作主体是人,则其必然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即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关键词]文学作品;能动性;受动性;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产生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坚持辨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从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出发,把文学活动看作是人的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和反映。列宁首次用“反映”一词
说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作为观念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这就涉及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即文学是意识的物化形式。唯物辨证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文学作品作为意识形态之一必然受到客观实际的制约,同时又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客观实际,即我们常说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下面我就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简略谈一下文学作品的受到性与能动性。那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受动性与能动性呢?一般而言创作主体有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体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受动性就是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要受到其所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创作不能超过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同样具有能动性,即创作主体既要受到时代、社会的限制,又有其个人的主动性,体现了创作主体能动性的一面。这种能动性表现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作家还是可以根据其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趣味、生活经验,来选择他所要表现和能够表现的生活、主题、题材和体裁,还可以选择他所熟悉的艺术技巧和方法进行文学创作。了解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就让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文学作品的受动性。上面已经说到文学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之一。“反映”的范畴揭示出文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文论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之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列宁也曾说明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他在著名的论文《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