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利贷经济及其风险分析(2)

2013-06-26 01:08
导读:(二)易造成金融风险 高利贷经济如果在良性循环的话,没有大碍,可一旦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多米牌效应,产生金融危机。这里

  (二)易造成金融风险

  高利贷经济如果在良性循环的话,没有大碍,可一旦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多米牌效应,产生金融危机。这里所说的金融危机,是就大金融而言的。目前,从事高利贷活动的,除了地下钱庄,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所谓典当行、寄卖行、投资咨询公司等,甚至有的银行也打出理财产品的名号,开展较高利息贷款业务。许多资金和银行是有关系的,一旦资金断裂,银行的金融风险极大,所伤及的面是较大的。

  (三)对宏观调控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金融政策的调控,是以央行可预见的货币供应量作为参考的,而这些地下钱庄和从事地下钱庄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央行对其放贷量及其货币乘数是难以控制的,所以,央行根据经济数据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不是过紧,就是过松,对经济运行造成风险。另外,高利贷的存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十分不利。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哪个行业利润率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资本便涌向那里,银行资本是可控的,而高利贷资本则不可控,最终将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不仅造成国民经济失衡,而且对产业形成伤害。

  (四)容易滋生社会问题

  为了保护高利贷的安全,高利贷者或勾结权势,或涉黑。勾结权势是为了形成保护,涉黑是为了讨债,于是行贿受贿、绑架、打架斗殴、非法拘禁等社会现象就出现了。至于因资金断裂导致企业倒闭,造成群体性事件,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另外,因高利贷而造成损失导致的其他极端行为和极端犯罪,也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因高利贷暴利,促使一些人从事这一非法活动,出现一些经济犯罪现象,也应该引起关注。

  四、如何规范高利贷

  既然高利贷经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它对经济的发展构成致命打击,那么我们对高利贷就应该规范。

  首先,是疏导。包括三方面:其一是高利贷者,疏导他们按着正常的渠道融资,按照正常的利率放贷,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放贷。这是要求他们以一个真正的、负责任的金融管理者参与金融活动,而不是以投机客心理从事金融活动,把他们都锻炼成金融家。其二是借贷者,疏导他们以一个正常的生产经营者的身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要搞投机,更不要抱着侥幸投资,懂得什么样的生产经营适合怎样的利率水平的借贷。其三,疏导政策,可以将地下钱庄转移到地上,使其阳光化,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从业,接受有关部门监管,实施行业自律等。国家可以制定统一利率,或差别利率,或浮动利率,来规范其利率空间,使相关产业与高利贷共同生存。

  其次,是堵和打击。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的高利贷加以封堵,不允许其从事该活动。堵是为了金融安全。打击主要是指对已经从事不合理的高利贷,要勒令其停止并加以处罚。打击是为了净化金融环境,注意不能因为打击而造成新的金融风险。

  第三,是鼓励。对现有的合情合理的、规范运作的从业者,要加以表扬鼓励,倡导学习;对于今后合法合规的经营者,更应该宣传报道,增强其社会荣誉感。

  参考文献:

  [1]陈志武.反思高利贷,禁止民间借贷增加交易成本.

  [2]陈志武.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让“地下钱庄”走向合法.

上一篇: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启示 下一篇: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