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金融业务创新策略
开展业务不仅是竞争的需要,也是突破传统约束寻求利润源泉的要求,在发达国家,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全球最大50家银行在1991—1999年间,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49%上升到67%;欧洲银行业在1990—2000年间,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从26%上升到39%;按资产规模分类的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远远超出国内银行(见表1)。在金融自由化、银行综合化发展背景下,具有稳定收益的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中间业务,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调整业务结构增强银行盈利能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快技术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不断完善新一代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在业务开发设计时充分考虑风险防范,加强内部控制,加强风险分析和预测,坚持稳健经营和规范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金融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已从简单储蓄存款,发展到代理、资信、、咨询、委托等多层次全方位需求,这种旺盛的个人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业务开展提供了良好商机。我国商业银行从事个人金融服务业务短,在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等一系列营销环节存在较大差距,借鉴国外经验,科学进行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满足顾客个性化金融需求和推动个人金融服务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三)金融品牌策略
现代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J.P摩根银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是最大但却是最好的银行,2001年《财富》杂志排行榜全球前1000家企业中99%是它的客户,J.P摩根银行口碑享誉全球。我国商业银行在品牌策略推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创立品牌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银行竞争手段专利性差、模仿性强,要形成经营特色有较大难度;银行品牌是一个整体概念和系统工程,要求制定品牌战略,明确服务标准和规范,使每个部门、个人都意识到每项工作均是品牌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打造银行品牌;银行品牌策略实施必须有银行支撑,缺乏文化的品牌战略难以长久。
(四)网络策略
1998年招商银行在国内首推网络银行业务,目前已达十多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阶段。截至2001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各类银行卡2.5亿张,但以储蓄卡、借记卡为主,信用卡大约为4000万张左右,占银行卡总量的15%.按持卡人比例,国外银行也远超国内银行(见表2)。
业内专家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国内一般不会采用铺摊设点、扩张机构的竞争策略,将利用网络金融服务作为主要竞争方式,强占市场份额。鉴于此,我国各商业银行应明确时代对传统银行改造的重要性,积极发展网络金融服务,密切跟踪网络技术发展方向;加快网络金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网上业务创新活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利用先进技术及时掌握客户现实和潜在需求,通过业务创新吸引客户;网络金融活动存在如安全风险、信用风险、风险、信誉风险等,因此,有效控制与防范网络风险是重要环节。
(五)合作互补发展策略
在经营观念上要突破国界概念,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要有国际化发展眼光,积极主动与国际著名商业银行进行包括资本注入、聘任高管、业务代理和交流培训等合作,对处于开放进程中的中国金融而言,商业银行与国际著名商业银行的“嫁接”,比自身“培育”和“移植”管理机制,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要明显得多。目前国内中外商业银行的参股合作直接触动了商业银行的心脏——董事会,使决策层理念发生一定的改观,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风险防范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随着我国金融监管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金融监管政策的相对宽松,商业银行的合作互补发展策略肯定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立足国内的金融国际化概念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Philip Kotler、Swee Hoon Ang:《MARKETING MANAGEMENT》,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Arthur Meidan.:《MARKE~NGFINANCIALSERVICE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1阎坤:《日本金融研究》,管理出版社,1996.
[41马红霞:《美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易纲:《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