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3)
2013-08-11 01:12
导读:组建的民营“公司”也会具有这些优势。 三是从、制度、体制 等多方面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创造优良的信用。从制度上强化信用环境就可以降
组建的民营“公司”也会具有这些优势。
三是从、制度、体制等多方面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创造优良的信用。从制度上强化信用环境就可以降低信用识别难度,提高信用水平,强化信用担保,大大降低贷款和放款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促进资金的快速流通和循环,支持实体的加快发展。
3、开放金融领域,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法律规定组建民营中小
著名家林毅夫指出:在现实经济中,金融体系是直接和间接融资的组合,最有效的金融结构取决于一个中的企业、产业的性质。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资金密集型的大企业和产业为主,其融资渠道以从大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为主。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则有效的融资方式应以中小银行贷款为主。这种金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决定的。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大银行等大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贷款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中小银行也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林毅夫,2001)
组建民营中小银行的经营者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最容易了解到地方中小企业的情况、经营作风、企业效益、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因而可以降低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较高的成本,从而还可降低对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价格,又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甚至有所提高的条件下满足非金融领域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大学排名
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壁垒,允许组建民营中小银行,一方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金融业领域成长和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鼓励金融领域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必需。
4、把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适应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民营金融企业
把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股份制性质的民营中小银行是发展农村金融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小流域金融微循环体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减少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溢,一方面为农村民营中小银行的生成找到了现实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支持了农村民营非金融企业的生成和成长。
综上所述,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角度来考察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格局,我们认为,我国银行业,通过金融组织创新,组建各种形式的民营金融企业,一方面可以创建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过剩以及民间大量的剩余资金与为数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畅通对接的多种渠道,这样就会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缺陷问题,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各种民营金融企业的组建,其本身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生成和成长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阳:《从民营企业的发展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中国金融》 2001年第2期
2、 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10月。
3、 罗君:论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8期
4、 张世贤:民营企业发展需突破金融约束 《快讯周刊》 (2002年第41期)
5、 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金融与发展》(2001年第3期)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6、 林毅夫:《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经网200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