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混业下商业银行现实边界浅析

2013-10-09 01:0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混业下商业银行现实边界浅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范围 混业经营 风险 &nbs

  关键词:范围 混业经营 风险

    论文摘要:
基于范围经济理论,的混业经营确实可以有效的降低内部,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效率,但是若考虑风险因素,这种范围经济的实际收益是正还是负将存在变数。也就是说,能否安全有效的实现范围经济要看风险控制能力是否到位,银行混业的边界应当是风险控制能力与收益平衡点的连线。
  
  
  一、银行业混业经营概述
  
  银行业的起源最早可追述至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保管金银、发放贷款和收取利息的活动。此后的数千年直到早期银行都是围绕存贷展开业务,商业银行的根本在于高资产负债率下存贷利差能够获取相当于实业利润率的资本利润率。与此同时,伴随着贸易的几何级增长,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明又将世界带入了现代金融的全新时代。到了近代,在客户需要以及竞争的双重作用下,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原先相对独立开展三种金融业务的相互渗透,从而呈现出混业经营的趋势,实际上是金融企业的范围扩大了,部分替代了金融的范围,市场内部化了。但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深刻教训,直接促成了1933年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诞生,该法将银行业与业严格分离,以防止风险蔓延。此后部分效仿建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直到七八十年代,面临直接的强大竞争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寻找出路,监管部门也放松管制,允许业务交叉和跨行业联合,进而引发了金融业的并购浪潮。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使得美国银行业重新回归混业经营模式,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分业经营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忽视风险的结果,从看,混业经营是趋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基于范围经济理论银行混业风险和收益分析
  
  范围经济将边际收益作为判断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将产品链中的一个市场内部化能够产生正的边际收益,那么企业就有扩张或者合并的动力。在各类金融并购案中不难发现,成本节约和规模效益是横向与纵向并购的主要原因。虽然混合并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市场竞争和企业策略被认为是混合并购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也是出于降低进入成本克服壁垒和提高竞争力的考虑。
  行业混业经营在目前看来的主要优势包括:自身全面的成本节约,比如营业网点、网络银行和电话银行的整合、资源的优化、统一的资金调度等;自身竞争力的加强,包括服务客户群的扩大,更加全面的产品线、市场份额的提高等;大幅降低行业进入成本,克服行业壁垒;规避监管,有利于金融创新。同时混业经营也存在风险,正是由于忽视风险才导致了分业经营,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必然使得混业经营不能长久。混业经营的风险主要包括:巨型金融集团所占市场份额使得其风险将可能迅速扩大至整个金融系统;高风险的证券业务产生的市场信心丧失可能传导至传统商业银行引发挤兑,进而造成金融体系崩溃;商业银行的存款资金将可能被于高风险的证券业务,一方面扩大信托代理风险,鼓励证券投机,形成泡沫;另一方面使得银行的资产风险大幅提高;跨行业、跨区域、跨时期的金融创新和业务经营活动很可能处于相互分割的外部监管范围之外,从而形成大量不受约束的高风险业务和区域,这一漏洞将会迅速被利用从而获取高额收益同时产生大量系统风险。以上种种在次贷危机中已初现端倪。
上一篇: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