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国内外舞弊案频繁出现,适应变化及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审计始终围绕风险展开审计。优化了审计资源配置。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和实施。其在我国商业内部审计中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全面落实并推进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应成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论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财务金融丑闻案接连不断,引致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对估计不足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
我国审计暑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已将风险评审纳入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将于2009年7月1日在范围内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作为重要内容列示。因此,研究和探讨风险导向审计,时于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及审计学科本身的发展,更好地为商业银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及其内涵特征
(一)相关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审计风险理论。胡春元(2001)认为风险导向审计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以此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张立民(2002)认为风险审计使审计人员以对风险的分析评价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搜集审计证据并形成审计意见。姚力其(2006)认为。风险导向审计对风险评估的重要创新是将风险评估的重点转移到经营风险上。谢志华、崔学刚(2006)则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质是委托人、需求、期望作用于,而这反过来又影响审计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庄立,王玉蓉(2007)通过建立三方关系人博弈模型,提出要切实减少违规行为。需要全面推广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总体来看,针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还很少。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特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