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1制度创新
2.1.1构建以风险委员会(或风险与内控委员会)为核心,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通过加快建设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风险管理部门协调组织、各主要业务部门贯彻实施的三位一体的新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将风险管理以真正实现风险管理重点的三个转变:即从现实的风险向潜在的风险转变,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风险的前期控制转变,从风险资产的管理向资产风险的管理转变。
2.1.2明确界定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根
依据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要求,风险管理涵盖于各分支机构、各项业务和各种产品,贯穿于事前监测、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置的整个过程,在抓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将风险管理职能集中于风险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种种职能。
2.2管理手段创新
2.2.1加强对贷中监管,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实行跟踪检查、评估如果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发生了大的改变,要么改变贷款计划;要么改变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
2.2.2建立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信息库
一方面有利于掌握自然人和法人的资信状况,根据其信用状况来决定是否给它贷款或开展其它业务;另一方面把信息进行商品化经营,从中获取利润。
2.2.3完善贷款附件制度
香港商业银行对签订贷款合同的内容要求很严,除了通用的合同文本条约外,还必须有合同附件,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贷款需求和性质而订立一些附加条款。这些附加条款的订立源于对该业务所做的大量细致的研究,对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做到将风险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2.3技术创新
2.3.1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借鉴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考虑国内,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风险管理环节,构建全过程风险管理网络体系,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2.3.2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
探索建立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并在规范风险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风险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风险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国际上不少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至关重要。要通过广泛的风险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估计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管理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