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十大长效机制

2013-11-19 01:0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浅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十大长效机制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风险;长效机制

  关键词:商业;风险;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对中国银行业而言,剥离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只是股份制改革的一个起点,要真正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关键是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即从战略决策、组织运作、制度规范、技术创新、保障、资本约束、政策引导、风险补偿、预警预控和责任追究等十个方面,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使风险管理与内控在较长时期内发挥稳定的作用。

  一、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战略决策机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股改的一项紧要任务是实现战略性风险决策权由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转移。要完成这一转变,商业银行必须具备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一方面,要确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决策程序,使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风险偏好决定、定位、激励约束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战略决策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董事会的管理架构,董事会应下设战略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全面的业绩考核,以在战略上保证风险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专业化、垂直化的组织运作机制

  要实现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改变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地区分行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建立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更为专业化的垂直管理模式。首先,要通过人事和两条线的垂直化管理,实现风险管理的独立运作,减少地方政府和分行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不正当干预,提高风险信息的畅达程度,增强风险政策的贯彻力度。要实行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一总行风险管理部一分行风险管理部一基层行风险管理部的垂直管理线路,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下一级风险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任职期限及任职绩效进行审批、考核。其次,要将风险管理职能进一步向总行本部集中,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层级,逐步形成横向延展、纵向深入的扁平化矩阵模式。再次,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总行本部设立专业化评估中心和审批中心,实行专职审批人和风险经理制度,不仅要实现“评审分离”和“审贷分离”,还要建立对审批人和风险经理的长期考核和监督机制。要将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权归集到风险管理部门,实现集中的专业评估和专职审批。在此基础上,建立贷后管理中心,加强事后监督,控制操作风险。同时,建立重大风险事项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实现对全行风险的统筹和集约化管理。

  三、系统缜密、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机制

  严谨、缜密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是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第一,要根据情况变化和形势发展,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对风险点的覆盖密度。一方面,从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出发,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改、补充和废止;另一方面,要重大风险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第二,风险管理部门针对不同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控制程序及管理要求作出统一的制度规定。在此基础上,相关业务部门、附属机构和分支机构,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方法和事项作详细规定。第三,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系统平台建设,推进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要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把制度建设与业务流程改造、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工具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上一篇:浅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