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以风险量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机制
科技进步是推动风险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应加快改进风险计量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大幅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含量,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迈进。这就要求我国银行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启动技术创新机制,加快系统平台和工具体系的建设。一是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平台,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业务处理、数据控制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优化;二是全面更新客户内部评级体系,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导向,引入先进的计量学方法,设计开发客户违约概率模型,提高信用风险计量的科学性;三是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以预期损失率为基础的l2级分类系统,提高贷款定价和限额设定的精确度;四是通过VaR、AMA等分析技术,实现对风险、操作风险的数据整合与风险计量;五是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引入KMV、Creditmetrics、Riskmetrics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工具软件,实现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组合分析和集成化管理。
五、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保障机制
国际经验表明。银行风险管理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政策、程序和技术,即使设置了非常科学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将流于形式。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标准与风险管理等要素于一体的,是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包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监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另一方面,要在深化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引导全行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之中,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通过文化和理念的更新,要把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银行应着重培育“诚实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以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审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在这一文化的熏陶下,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六、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内在约束机制
规模和速度是衡量银行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风险积聚超过了自身承受能力,结果可能“欲速而不达”。建立在风险计量基础上的经济资本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加强经济资本管理就是以资本可增加额统领发展规划,促进业务结构的调整、优化,把风险资产控制在与可用经济资本相适应的范围内,实现资本总量对业务扩张的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