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浅析(3)
2013-12-06 01:06
导读:三、我国商业应采取的对策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虽然无法解决国内商业银行的面临的根本问题,但对其在 竞争中谋发展却有着很大的和借鉴的意
三、我国商业应采取的对策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虽然无法解决国内商业银行的面临的根本问题,但对其在 竞争中谋发展却有着很大的和借鉴的意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的高度着眼 ,通盘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以合作的方式争取时间,多学习外资银行的成功经 验 ,一方面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土优势,尽可能地扬长避短,才能摆脱坐以待毙的被动局面,为 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一块生存空间。
1. 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应转变经营理念,打破行际壁垒,谋 求共同发展。网络时代,银行业以获取信息能力、拥有信息量及分析处理信息为客户提供及 时、便利优质服务的能力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客户资源具有了超国界性和无极限性, 这使得国内各银行有可能摆脱低水平的相互竞争进行互利合作。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可以通 过合作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研究,尽快取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 网络银行核心技术,以减少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选择风险,跳出“追赶陷阱”。 另一方面,在网际互联网的建设中,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的统一规划 指导下建立起能够共通共享的强大技术平台,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较高的技术起点。
2. 中资银行应开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思路,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个人金融业务 机制,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个人金融产品。个人金融业务面对的是众多不同背景的单个客户 及其差异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时银行应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对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对 象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个人金融产品。银行可将所有客户分为重点客户和一般客户两大类:对 于重点客户可以提供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业务;对于一般客户则应进一步发展代理收 付等低费用、低风险的实用性金融业务。同时,银行还必须注重金融产品的全程维护和售后 服 务的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推出有竞争力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牌。银行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时 ,营销策略和手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产品、定价、分销和 促销组合策略,根据客户的消费能力度身定做金融套餐,实现存款、贷款、支付、汇兑、结 算、、、理财等“全程式”服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 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网络化的进程。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多而分散,如果没有现代科 技所提供的快捷、安全的个人系统支持,个人业务的开展相当困难且较大,当前网 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好为私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网上银行业务与私人 金融业务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客户为导向”,将每一个客户从大众消费整体中分离出 来,并为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利用网络技术银行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打破传统的 部门局限,综合客户信息,分析客户消费习惯、投资偏好,从而在低成本条件下为客户提供 极具个性化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同时,网络技术也有助于银行间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减 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除银行开展私人金融业务的后顾之忧。
4. 改革银行体制,整合内部流程,重塑国内商业银行形象。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 步伐,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的进度,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改革管理体制, 进行“银行再造”。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应建立以客户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行扁平式的组织机 构,减少管理环节,重新划分业务部门的职能,将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综合化,向客户提供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银行再造”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业务流程着手,打破常规思维,运 用价值链分析方法,着眼于业务流程对客户贡献的大小,删除不能创造附加值的流程。同时 ,对银行运作过程进行科学梳理,把各部门的生产要素按最自然的方式重新组合,实现真正 科学的集约化,达到让客户满意的目的。对大量盈利能力不佳的经营网点要进行压缩,留下 的网点也要根据各自所处地区的不同特点改造成各具特色的金融超市,以极具品牌特色的金 融产品服务社区居民。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参考文献:
1.周金伦. 加入WTO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调整[J].投资研究,2000(7)
2.姜建清. 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1(9)
3.王月霞,熊良俊,李强. 金融取胜之道[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4.陈启清.宏观调控与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中国金融,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