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开放经济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浅析

2013-12-06 01:0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开放经济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浅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 开放 商业 经营策略   论


  关键词: 开放 商业 经营策略

  论文摘要:
加入WTO后的中国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中 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文章分析了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中资商业银行的经 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提出中资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的高度着眼,通盘考虑 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一块生存空间。
      
  商业银行在西方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发展,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 地位,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全方位的服务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是其他任何类型的都无 法替代和比拟的。特别是最近十多年间,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掀起一浪高于一浪的兼并浪潮 ,其规模成倍扩大,对各经济部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以几何级数增加,已成为现代经济运 行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国外商业银行的进入和竞争已成为 中国银行家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 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特点与趋势
  
   近二三十年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 经济、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生存也因此而变化。为适应这一系列的 变化,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主动进行了经营策略的调整,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在 经营管理方式上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 金融服务化、网络化趋势明显。1995年10月18日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 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以来,全球网络银行业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其发源地美国,19 97年有400家银行及存款互助机构开通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增加到1200家,1999年又猛增 至7200家。到2000年,网上银行已覆盖了除现金以外的所有零售银行业务和部分银行业 务。美国现有排名前20位的网上银行拥有了70万个银行往来账户。另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 ,目前有超过40%的美国家庭采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利润占银行利 润总额的比例达50%以上。在西方其他国家,网上银行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北美,加 拿大丰业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欧洲,英国和瑞士率先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瑞典的 SEB银行和荷兰银行则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跨国兼并收购。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 多家银行提供网上金融电子交易。网络银行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起来,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银行服务,与传统商业银 行服务的方式相比在控制、资源共享和服务个性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这些优 势,西方商业银行得以大范围的拓宽和开辟新的服务领域,积极开拓包括、、信息 咨询、家庭理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便捷的网上双向交流使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主动行销,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客户经理做一对一的交流,获得投资理财分析甚至还有专 门为自己设计的新式金融产品。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加剧了银行业的兼 并重组,许多西方大商业银行为获得规模效益纷纷走上相互合并和全面合作的道路,它们已 把眼光瞄准全球,希望通过网络将触角伸向全世界。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 零售业务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按客户划分,银行业务可分为零售业务和 批发业务。前者是指对个人客户提供服务的业务,后者则以公司为服务对象。在很长的一段 时间里,批发市场始终是金融机构最大的利润来源,也是银行家们追逐的重点。然而随着证 券业务的发展,直接比例的逐步提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批发银行业的激 烈竞争 和有限的增长前景,迫使银行家们重新审视零售银行业务,希望从零售银行业务中寻求利润 的扩张。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居民的私人储蓄来扩充资金,然后放贷给需要资金的企 业。但是近年来这一情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银行与私人顾客之间的关系不仅是 一种存储关系,而且是一种全面金融服务的关系,这种关系集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 询于一身,涵盖了储蓄、融资、投资等各个方面,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银行资产及客户结构 的优化,还能为银行自身带来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私人客户对资产管理形式也不再满足 于单一储蓄,而是渴望更全面、更高回报率、更具挑战性的投资方式,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 改变,他们期望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管理现金。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做出 了全力扩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无论是在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的拓展,还是在组织机 构 设置、人员培训方面都主动向私人业务倾斜,对个人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在质量方面,商业银行对ATM机、POS机以及网络银行等技术的普遍使用使零售业务更 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客户倍感方便。针对顾客特别要求和市场特点设计的“包裹式金 融产品”将不同的金融产品“打包”成一个产品推销给客户,不仅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要求 ,为银行建立起了长期的客户服务关系,还通过创新在客户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品牌印象。在 数量方面,零售业务的发展已经使西方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零售业务收 入为主的非利息收入比重不断提高,2003年美洲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3.3%, 花旗银行为46%,摩根大通银行高达47.2%。同时,利息收入中来自私人客户的部分也在不断 增多,目前美国消费贷款已占银行信贷总额的20%以上;在加拿大,银行普通贷款中1/3是向 个人提供的。能够为私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的金融超市在西方各国已经成为一家银 行形象的标志。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