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4软件配置机制
软件业的'第3次修顶版”规则(一个产品除排经过第3次修汀,否则不会尽如人意),是指软件系统需要定期升级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软件开发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但是,山于许多开发工作缺少管理而成为个人行为,对于软件成果没有保护意识,更不能达到软件的共享与重用。要“统一配置管理”这一做法,能够强化软件完成后的管理工作。
建立基本的软件配置管理机制,在开发中和开发后都要求程序员及时备份源文件。进行这项工作首先要选择一套适合的配置管理软件,如Visual SourceSafe , GVS ( 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等,项目主管应该要求程序员在开发全过程中使用软件来管理源文件,在全过程配置管理的基础上,整个项目组更容易完成统一编码、测试、组装产品等工作。其次,业务需求与承担开发是一个项目的两个方面,没有完整的业务模型、系统目标而盲目开发的软件绝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或者说从项目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所以软件开发方以较为完善的需求为前提条件进人开发阶段,是符合工程化的,是项目成功的基本保障。
以上步骤,可以保障将内部开发工作达到初级的项目可视化,在软件开发部门内部建立起对满足业务需求完成的信心,以满足业务需求的承诺。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在企业内获得对软件规范性的一定认识以及对执行方式的认同,这对软件开发工作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2. 5持续改进过程和管理模型
有了规范的开发生命周期模型和项目管理实践,可以想办法为中小型软件企业设计一个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不断度量和改进、不断提高企业开发能力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模型,如图2所示。
3结束语
中国为了在2020年完成化,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发展路线,掀起了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热潮。但从近年国内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分析在信息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问题,得出怎样结合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信息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和勾画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模型,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模型,进一步具体的项目管理,为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