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文章认为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身的风险控制,而不是刻意去限制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比例。
【关键词】保险资金;资本市场;比例约束;风险控制
2004年6月,中国保监会上调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银行次级定期债务和企业债券的比例。
2004年7月,中国保监会发出通知,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可转债,可转债投资规模计入企业债券投资余额内,合计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月总资产的20%。
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放行。《办法》指出,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比例,按照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超过该公司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到2004年8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10012亿元。业内人士估计,按照投资股票比例最高5%的限制,保险资金投入股市的规模将在500亿至600亿元之间。
自从国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以来,不管是间接投资还是直接投资,都对保险资金运用有一个比例规定。现在,保险公司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比例问题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而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比例讨论就更加激烈。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提高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比例,现在美国保险资产20%左右投资于股票,英国的比例更是高达48%,香港为22%左右,新加坡为17%左右。在所有的投资渠道中,股票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最高。以OECD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瑞典、瑞士、英国、美国等国)资产平均真实收益率(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为例,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里(1970~2000年),国内股市的投资回报率为8.0%,国外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也达到了7.1%。而贷款的回报率只有股票的一半,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回报率和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差距更大,政府债券的回报率只有股票投资回报率的五分之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