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银行产品盈利分析研究(1)(2)

2014-04-13 01:00
导读:(2)直接人工成本成本核算如下所示: 公式(2)中,dl是直接人工成本;T是工时定额?鸦ρ是平均小时工资标准;r是附加工资对标准工资的百分比;m是人工数量 2.作业
 (2)直接人工成本成本核算如下所示:
  
  公式(2)中,dl是直接人工成本;T是工时定额?鸦ρ是平均小时工资标准;r是附加工资对标准工资的百分比;m是人工数量。
  2.作业间接费用的分配。进行间接费用分配时首先要将成本分摊到作业,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一是通过利用现有的工作计量指标来估算进行各项作业所占用的时间;二是对于没有包括在现有工作计量体系中的部门,估算部门中进行各种作业所占用的时间比例。
  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典型的费用归集。银行的间接费用一般可归集为一下几类:一是管理性作业和维持性作业,包括场地、餐饮、安全、系统开发、财务控制、人士、战略规划、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和银行营销等;二是固定资产折旧及税金;三是水、电、气等能源动力费。
  (1)确定和计量各类资源消耗,将资源消耗价值归集到资源库,核算如下所示:
  
  公式(3)中,RC:资源消耗的总价值;RCi是第i种资源所消耗的价值;m是资源的种类。
  (2)确定资源动因费率。第i种资源的资源动因费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定时期内i资源的总消耗量与i资源动因总量之比,即每单位资源动因所引起的资源消耗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资源价值分配到作业价值库,确定各项作业成本,核算如下所示:
  
  I=1,2,……,mj=1,2,……,n
  公式(4)中RAij为第i种资源分配到j作业的资源动因分配率;RDij为第j个作业消费第i种资源的动因量;n为作业个数;m为资源种类。
  (3)有了资源动因费率之后,可根据每项作业消耗各种资源动因的数量,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进行分配。每项作业从各种资源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即为每项作业的制造费用分配额。公式如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公式(5)中,ACi为第i种作业的作业成本。
  (4)确定作业动因分配率。第i种作业的作业动因费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定时期内i作业的总消耗量与i作业动因总量之比,即每单位作业动因所引起的作业消耗的数量,核算如下所示:
  
  I=1,2,……,nj=1,2,……k
  公式(6)中,RCij为第I种作业分配到j种产品或服务的作业动因分配率;ADij为第j个产品或服务消费第i种作业的动因量;n为作业种类;m是产品或服务个数。
  (5)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或劳务,确定产品成本:
  
  公式(7)中,Cj为产品或服务的间接费用的作业成本。
  3.作业成本的计算。生产过程中的各作业所消耗的非人工直接消耗、直接人工、间接费用与专项费用之和,即为该产品或服务的作业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TCj=dmj+d1j+Cj+Zjj=1,2,……,k(8)
  公式(8)中,TCj为第j种产品的总作业成本。
  四、基于作业成本信息的银行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作业成本信息为客户经理或客户关系经理、产品经理和组织单位经理提供产品或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奠定了基础。依据这种信息,客户关系经理能够分析产生非盈利客户的原因(价格、交付成本、坏账、消费产品数量等)和产品的交叉销售,从而为总体盈利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毛利,并把营销/销售资源集中在最大利润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上;部门经理可以运用这方面的信息,发现盈利性产品组合,并激励客户经理进行交叉销售。通过产品或客户的成本及其贡献毛利的分析,将银行产品或客户划分为四个区域,如下图:
  
  (1)区域Ⅰ,产品或客户消耗的成本高、贡献毛利少,属于非盈利的产品或客户,此时需要分析成本高贡献毛利小的原因,如为银行可控动因,则通过分析进行改善,否则剔除此类产品或客户。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区域Ⅱ,产品或客户消耗的成本额高、贡献的毛利大,属于盈利较少的产品或客户,该区域关键是分析成本高的原因,通过分析作业成本的每一个作业,剔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小的作业,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这类产品或客户向第Ⅳ区域转换。
  (3)区域Ⅲ,产品或客户消耗的成本低、贡献毛利小,属于盈利较少的产品或客户,该产品或客户已处于成熟期,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不大,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微利产品,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维系还是剔除。
  (4)区域Ⅳ,产品或客户消耗的成本低、贡献毛利高,是银行的盈利产品和客户,需要大力发展,并激励客户经理进行交叉销售。
  通过作业成本法能准确得到单位产品的成本、每笔金融交易的成本及每个销售渠道的成本,从而发现改进成本分配的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收入与成本间差额的准确性和无偏差性,为管理阶层进行产品的盈利能力分析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善了管理阶层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辉.西方银行新成本制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刘希宋,杜丹利.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定价决策研究[J].企业研究,2004,(5).
  [3]王福胜,李汉铃,章轶.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生产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
  [4]刘婧.基于作业成本信息的定价决策模型[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9).
  [5]舒家伟.西方银行新成本案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公司法》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